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儒学三矩矱说”的解释框架,以慈湖学为轴心,对宋明心学发展的思想史脉络进行了深入地寻绎与探究。
在象山的众多弟子中,以浙东杨慈湖声名最著,学术成就最突出,对后世影响亦最大。然从慈湖心学的形成历程看,慈湖之学并非主要得力于象山,而是在其父亲教诲下“深造自得”的结果。如突破宋明心学整体的“家族相似”,更不难发现,慈湖在心学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等方面都与象山有着巨大差异。慈湖对象山学之贡献,主要体现在对陆门声势的光昌上。由于慈湖入禅尤深,更以象山“弟子之冠”的身份出现,遂致后之学者产生因慈湖而“误”象山的现象。世人以慈湖最得象山之真传,实乃儒家心学史一大误会。
受禅学的深刻影响,在慈湖哲学中,已将传统儒学的“天本体”转换为“心本体”,将孟子基于现实伦理的狭义“性善”,转换为超越善恶的广义“心善”,将先儒“下学上达”的“有为”工夫,转换为“无思无为”的“无意”工夫。慈湖觉悟的“本心”,已不是孟子学中情感意味极重的“道德心”,而接近佛禅具有“大圆镜智”的“自性心”。作为慈湖工夫宗旨的“不起意”之教,也同传统儒学“下学上达”的工夫入路差别极大,而与佛禅“无念为宗”的修养法门难分难解。这一系列重大变异,固然增加了慈湖心学的高明面,同时又使其道德力量和致用品格都大为弱化。不得不承认,慈湖心学以一种极端化的方式展现了宋明心学由传统儒学“世间行”向佛禅“出世间行”的内在嬗变走向。心学发展至慈湖,实被逼到了无可退守的绝境。尽管如此,慈湖本人并不否认道德情感的根本价值,其“不起意”工夫,仍是以追求“何思何虑”的道德境界为最终旨归。故慈湖心学与建立在“诸行无常”等根本教义之上、以脱离“生死轮回”为宗趣的佛禅之学仍有着实质性差异。
归根结底,慈湖心学是宋儒“援禅入儒”之特定境遇下的产物。考察慈湖心学的来龙去脉,对于深入了解宋明心学的形成过程及特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