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后续计量中的会计错配问题研究——以西王食品收购Kerr为例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olan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会计错配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对于同一项交易产生的资产与负债运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不一致,可能会带来会计信息的错配,这是会计准则本不期望发生的。一般来说,会计错配并不会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运转,但会带来财务报表的业绩波动,引起会计信息的失真,掩盖了公司的真实价值,不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此外,还可能会触发监管和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从而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随着企业并购活动在我国广泛出现,并购交易中的会计处理问题也成为准则关注的重点。以或有对价支付进行的企业并购中,或有对价和商誉在初始确认和计量时密切相关,但在后续计量中却因相互分离的计量产生了会计错配,进而为企业创造了损益波动的空间。目前,会计准则未对或有对价并购的会计处理做出明确规定,并购交易中的会计错配问题尚未被学术界所探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对会计错配理论及实务的学术研究,对或有对价和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方面,本文回顾了国际准则与我国准则的演变过程。对会计错配相关理论进行剖析,不难发现,国内外学术研究中对会计错配的概念、内涵都没有明确的定义,需要更多研究和理论的发展。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经济的本质是各类的交易,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交易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单元,针对重大的交易探讨其会计错配问题,对于一笔重大交易中初始确认和计量时相互关联的资产与负债在后续计量时也应进行“联合计量”。为了进一步验证并购交易后续计量中的会计错配的相关理论及消除错配的方式,本文选取了西王食品以或有对价支付收购Kerr公司的案例开展深入的研究。在西王食品收购Kerr公司的案例中,西王食品没有在购买日以公允价值将或有对价计入合并成本,但在后续计量中随着标的公司业绩未达预期,或有对价对应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减低计入了当期损益,但西王食品并未对并购商誉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造成了每年通过负债端的价格下降而释放利润,缓解了并购后企业多年的业绩不佳,每年财务报表表面上显示出的盈利状况是稳定上升的,却在后续提取大额的商誉减值出现巨额亏损。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进行盈余操纵也提供了空间。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及案例分析认为,应当从交易的经济实质出发来探究会计错配问题,当同一笔交易产生的资产与负债在后续计量中发生了计量模式的相互分离,没有相关关联着进行计量,便会产生会计错配。解决并购交易后续计量中的会计错配的关键在于:将或有对价的后续计量和商誉减值进行合理的匹配。根据目前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不考虑商誉的来源,只针对其跟随的资产组的价值来评判商誉减值明显是错误的,应该考虑商誉这项资产形成时是否存在连带的负债项目,并思考是否有相应的义务让两者进行相互匹配的计量。进一步地,本文认为此类“联合计量”也应当有顺序,一类是以资产的计量模式为基础,将负债计量与之匹配,另一类则以负债的计量模式为基础,将资产计量模式与之匹配。在并购交易的后续计量中的会计错配是以或有对价的支付为前提,商誉是根据或有对价被计算出来的,因此应当用被计算出的来去匹配交易产生的那一项,即用资产去匹配负债的后续计量。此外,本文还从现有准则及监管的角度,对规避此类会计错配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对商誉在或有对价价值下降时充分计提减值,二是合理计量因自身信用风险引发的金融负债的公允变动。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应当不断地细化,对于企业的各项重大交易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确认与计量,从而不断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其他文献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自启动以来,国资和民营企业如火如荼地参与,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翻开了崭新篇章。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早已明确提出鼓励非国资投资主体多样化参与国企改革,同时也积极鼓励国资利用投资入股、重组等方式与非国有企业展开股权融合,资源整合以及战略合作,不断推动混合所有制经
学位
随着新经济蓬勃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推进,双层股权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实践。我国资本市场此前不允许发行同股不同权的股票,造成一些优质企业融资外流。2018年以来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放开,特别表决权设置条款在上市规则中首度出现,意味着我国将允许登陆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创新企业选用双层股权结构。双层股权结构通过不平等表决权的设置,能够赋予创始人以较低的资本投入获得较高的表决权,因而受到了普遍面
学位
中国信托业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个年头,2017年之前,由于市场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宽松以及监管规避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叠加,信托行业规模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在2017年底,信托行业以超过26万亿元的信托资产规模成为我国第二大金融行业。早期野蛮式生长为当下信托行业“雷声频出”埋下隐患,自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出台,监管机构对信托行业的风险排查增加了力度和频率,之前隐匿的风险被
学位
全球贸易战不断加剧升级,加之新冠疫情笼罩世界,使得国外经济环境动荡。而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进行以注册制为核心,加大直接融资比重的深化改革来不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A股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是近十年A股IPO年度募集资金新高。不同类型的优质企业能够有机会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有效率的直接融资,也因此吸引更多境外上市公司以各种形式回归境内A股市场,分拆上市便是一种在国外常见但国内发展有待推进的回归路径。在发达
学位
20世纪60年代,欧美企业展开扩张浪潮,部分企业治理机制变革与扩张速度的不匹配,出现了多样化的管理问题。分拆上市作为一种收缩性的资本营运方式应运而生,并在欧美市场开始逐渐流行。相较国外历史较为悠久的分拆上市历程,我国分拆上市仍然处在发展探索的阶段。1990年至2003年,同仁堂成功分拆子公司于香港上市,成为了我国首个狭义分拆上市的案例;2004至2018年间,监管机构对待分拆上市的态度持续收紧,使
学位
2013年沪深交易所推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后,我国股权质押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股权质押能帮助控股股东快速融资,缓解融资约束,同时质押股份的表决权不受影响,控股股东仍然具有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因此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特别是民营控股股东,常采用股权质押这一融资方式。但股权质押后,如果股价持续下跌至平仓线,控股股东可能面临控制权转移风险。为了规避股价下跌从而引发控制权转移风险,控股股东可能采取积极策略,
学位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产业升级外延化的需求,并购重组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较为活跃的经济行为。但传统支付工具、融资手段的局限性已逐渐成为我国上市企业兼并重组的绊脚石。定向可转换债券,是指向特定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区别于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自定向可转债允许用于并购的试点设立至今,学界已针对试点中首单境内并购案例进行了充分的剖析,对定向可转债在境内小型并购中的优势
学位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统购统销的“三级供应体系”、转轨时期逐步开放的多渠道采购流通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市场转型。为加强监管,2009年卫生部等五部门首次提出缩减医药流通环节,福建省先行试点。2017年年初,全国范围内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购销的“两票制”政策正式落地。作为新医改的重点工作,“两票制”的实行对医药的生产流通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也引起了医药行业及学术界
学位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行,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证券市场也不断壮大。而债券作为我国证券市场上重要的融资工具,对于企业壮大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新证券法的推行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我国债券市场体量迅速扩大,然而随之而来的债券背后的信用风险问题也值得更深入的关注。本文聚焦于对地方国有企业的债券信用违约问题进行探究。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宏观债券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本文选取了2020年债券市场上发生的永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迎来了新高潮,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有40个城市累计开通地铁线路208条,运营总里程超过6700公里。然而,轨道交通融资问题却成为制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企业多采用政府主导型融资模式,融资规模有限且融资成本较高,不能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项目建设投资需求。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动融资模式和工具创新成为解决融资困境的关键。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