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下医药流通企业的并购分析——以重药控股并购天士营销为例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206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统购统销的“三级供应体系”、转轨时期逐步开放的多渠道采购流通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市场转型。为加强监管,2009年卫生部等五部门首次提出缩减医药流通环节,福建省先行试点。2017年年初,全国范围内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购销的“两票制”政策正式落地。作为新医改的重点工作,“两票制”的实行对医药的生产流通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也引起了医药行业及学术界的大量讨论研究。“两票制”背景下,药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之前只经过两次转手,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增值税发票,流通企业到医院药房再开一次发票。与原先的流通过程相比,“两票制”压缩了流通环节、规范了流通秩序,对药企过票洗钱、药品层层加价和溯源困难问题进行整治,进一步加强了医药市场监督力度。政策实行以来,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加速洗牌。根据Wind并购库的数据,“两票制”落地的2017年当年,医药流通行业并购事件数同比大幅增长133%,政策对并购的促进作用在后续两年中仍有持续。对于医药流通而言,拓展销售渠道是业务发展壮大的核心。以“渠道”为核心的医药流通企业在“两票制”下为何会产生并购趋势?通常采用横向还是纵向并购?企业基于何种因素选择收购对象?哪类企业会更倾向于并入大型医药流通公司?流通业务在被收购后又该如何加强管理、促进整合?本文分析“两票制”政策下医药流通企业的并购动因、并购方式与整合中的监督控制措施,以对现有研究进行补充,探索“两票制”政策为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带来的改变和机遇。本文通过研究重药控股对天士力的医药流通子公司天士营销的收购案例,探究“两票制”政策对医药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从政策影响的视角丰富了对行业并购潮的研究。不少专家学者曾提及“两票制”下并购增速的现象,但深入剖析政策下流通企业并购机理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站在企业的视角,试图为“两票制”下医药流通行业的并购动因研究提供一些参考。重药控股对天士营销的收购案是“两票制”影响下医药流通行业并购整合的缩影。“两票制”实施前,医药生产企业倾向于自建营销渠道,在销售自产药品的同时,旗下医药流通子公司兼顾其他品牌药品的分销调拨业务,以分摊渠道费用。“两票制”压缩了医药渠道的层级,为符合政策要求,医药流通企业只能向上纵向合并供应链上游的医药生产企业或者横向合并供应链的流通企业。“两票制”环境下,采用何种并购方式可以使原有销售渠道最大化地发挥优势、获取利润,主要受到企业竞争性基本药物品类多少、分销调拨业务占比高低和市场区域互补性强弱的影响。医药企业的渠道价值体现在其销售能力、物流保障和调拨能力上,“两票制”重新定义了企业的渠道优势,加快了流通企业整合重组的步伐。本文发现,拥有较少产品品类,尤其是基药品种较少的医药企业,倾向于通过流通企业进行产品销售而非自建渠道,而药物品种较多,尤其以竞争性较强的基药销售为主的医药流通企业,在“两票制”下更倾向于选择横向并购以最大化发挥渠道价值、降低销售成本;并且,分销调拨职能较大的医药流通企业,在横向并购模式下更有助于发挥渠道优势。在选择横向并购对象时,流通企业倾向于选择覆盖范围广、与现有区域互补性高的企业以强化渠道优势,促进良性窜货,更好实现规模和范围经济。本文用案例形式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此外,在具体案例中,天士力剥离天士营销的原因除自产产品较少导致营销渠道扩展成本过高之外,还由于流通子公司盈利性偏弱、资金需求高的财务状况,“两票制”实施后公司的周转压力也有所加重。销售渠道的整合是医药流通企业横向并购中的核心工作,但渠道作为一种人身依赖性的关系型资产,并购双方对其的信息不对称性强,因此在交易过程中通常存在一定道德风险,可能出现信息交接不完全、后续销售不顺畅、双方团队利益冲突等情况。为此,收购方重药控股采用分阶段延迟支付的方式来控制渠道的交接风险,并对被收购方天士营销的管理层采用了股权激励的方式进行利益绑定,以解决并购后的代理问题。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两票制”下医药流通企业并购的动因研究,并对于流通渠道价值的探索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科创板的设立为中小型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在高新技术领域,研究与开发活动作为企业内部开发无形资产的关键来源,直接关乎于企业的技术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是科创板市场判断公司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自2006年开始对研发费用采用有条件的资本化准则制度,但在实务中由于存在盈余管理空间监管较为排斥资本化处理,从而少有资本化情况出现,可能会损害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注册制下,监管方对于高科创属性的科创板公
学位
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了新审计准则,要求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关键审计事项。2018年,中国也开始全面实施新审计准则。新审计准则的发布与实施意味着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报告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审计报告中专门开辟一节描述被审计公司的关键审计事项,足以说明关键审计事项这一信息模块对于资本市场和广大审计报告预期使用者和潜在公司投资者等的重要性。近几年,国内外文献着重研究了“关键审计事项”对公司
学位
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渴望能够进行上市。不过综合受到资本市场存在较高的上市门槛、企业IPO1审查标准非常严格、再融资程序复杂等诸多不同因素的冲击,导致部分企业,尤其是尚未实现盈利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纷纷倾向于前往境外市场上市。这些上市企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概念股。截至2021年2月10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有272家,其中超过75%企业是2010年之后上市的。不过针对在美中概
学位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自启动以来,国资和民营企业如火如荼地参与,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翻开了崭新篇章。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早已明确提出鼓励非国资投资主体多样化参与国企改革,同时也积极鼓励国资利用投资入股、重组等方式与非国有企业展开股权融合,资源整合以及战略合作,不断推动混合所有制经
学位
随着新经济蓬勃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推进,双层股权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实践。我国资本市场此前不允许发行同股不同权的股票,造成一些优质企业融资外流。2018年以来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放开,特别表决权设置条款在上市规则中首度出现,意味着我国将允许登陆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创新企业选用双层股权结构。双层股权结构通过不平等表决权的设置,能够赋予创始人以较低的资本投入获得较高的表决权,因而受到了普遍面
学位
中国信托业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个年头,2017年之前,由于市场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宽松以及监管规避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叠加,信托行业规模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在2017年底,信托行业以超过26万亿元的信托资产规模成为我国第二大金融行业。早期野蛮式生长为当下信托行业“雷声频出”埋下隐患,自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出台,监管机构对信托行业的风险排查增加了力度和频率,之前隐匿的风险被
学位
全球贸易战不断加剧升级,加之新冠疫情笼罩世界,使得国外经济环境动荡。而中国资本市场正在进行以注册制为核心,加大直接融资比重的深化改革来不断助力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A股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是近十年A股IPO年度募集资金新高。不同类型的优质企业能够有机会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有效率的直接融资,也因此吸引更多境外上市公司以各种形式回归境内A股市场,分拆上市便是一种在国外常见但国内发展有待推进的回归路径。在发达
学位
20世纪60年代,欧美企业展开扩张浪潮,部分企业治理机制变革与扩张速度的不匹配,出现了多样化的管理问题。分拆上市作为一种收缩性的资本营运方式应运而生,并在欧美市场开始逐渐流行。相较国外历史较为悠久的分拆上市历程,我国分拆上市仍然处在发展探索的阶段。1990年至2003年,同仁堂成功分拆子公司于香港上市,成为了我国首个狭义分拆上市的案例;2004至2018年间,监管机构对待分拆上市的态度持续收紧,使
学位
2013年沪深交易所推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后,我国股权质押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股权质押能帮助控股股东快速融资,缓解融资约束,同时质押股份的表决权不受影响,控股股东仍然具有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地位,因此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特别是民营控股股东,常采用股权质押这一融资方式。但股权质押后,如果股价持续下跌至平仓线,控股股东可能面临控制权转移风险。为了规避股价下跌从而引发控制权转移风险,控股股东可能采取积极策略,
学位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产业升级外延化的需求,并购重组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较为活跃的经济行为。但传统支付工具、融资手段的局限性已逐渐成为我国上市企业兼并重组的绊脚石。定向可转换债券,是指向特定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区别于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自定向可转债允许用于并购的试点设立至今,学界已针对试点中首单境内并购案例进行了充分的剖析,对定向可转债在境内小型并购中的优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