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n1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扭曲或成角为特征的脑血管病变,较为少见。但近些年脑卒中患者伴有VBD的病例常有报道,虽然总体人群发病率不高,但是卒中患者伴有VBD并不少见,且VBD伴有卒中患者卒中再发风险以及年均死亡率较高,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VBD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提高对VBD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水平,为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本研究连续收集了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VBD合并脑梗死患者共40例,作为病例组,即VBD组。非VBD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且全部经过头颅CT或MR检查,并于发病一周内入院。年龄28~82岁,平均年龄60.99±11.49岁,男性占69%,男女比例为2.21:1,所有病例均排除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恶性肿瘤、全身严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肝、肾或心功能衰竭等。其中VBD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Smoker提出的CT诊断标准以及Giang、Ubogu提出的MRI、MRA诊断标准。两组之间进行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实验室指标(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改善情况[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后循环TIA、梗死部位、影像学特点以及最终治疗效果的比较,应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1.1性别及年龄病例组40例患者中,男性30例(75%),女10例(25%),平均年龄61.45±11.74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35例(70%),女15例(30%),平均年龄60.62±11.39岁,两组比较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1.2其他危险因素分析两组比较,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及吸烟饮酒史没有明显差异(P>0.05);后循环TIA发作情况比较,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2实验室指标患者入院时均测定空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两组之间高脂血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临床特点3.1病情严重程度病例组40例患者中,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3例(82.5%),中度神经功能障碍7例(17.5%),无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者;对照组50例患者中,轻度神经功能障碍43例(86%),中度神经功能障碍7例(14%),无重度神经功能障碍者,两组比较显示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3.2病情改善情况根据出院时NIHSS评分减少程度评定治疗的总有效率,病例组患者,基本治愈2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2例,无效34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15%。对照组患者,基本治愈4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8例,无效31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3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3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病例组40例患者中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9例,症状稍缓解者24例,症状无明显变化者7例,症状加重者0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31例,症状稍缓解者17例,症状无明显变化者2例,症状加重者0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VBD组患者临床症状更加顽固,不易改善,治疗效果更差。4影像学特征4.1梗死部位病例组40例患者中,前循环梗死18例(45%),后循环梗死22例(55%);对照组50例患者中前循环梗死36例(72%),后循环梗死14例(28%),两组比较,后循环梗死有显著性差异(P<0.05),VBD组患者更易发生后循环缺血。VBD组内后循环梗死患者具体梗死部位分布情况:脑干16例(桥脑13例,延髓2例,中脑1例),小脑3例,枕叶2例,颞叶1例。4.2颈内动脉系统走行迂曲情况病例组40例患者中,颈内动脉系统走形迂曲者16例(40%),对照组50例患者中,颈内动脉系统走形迂曲者9例(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VBD患者更容易同时伴有颈内动脉系统迂曲,VBD很可能是颅内动脉迂曲扩张疾病的一部分体现。结论:1 VBD组与非VBD组相比,在发病年龄,性别构成,血脂,血压,血糖,既往脑梗死、脑出血,病前TIA,发病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没有明显差异。2 VBD组与非VBD组相比,VBD组后循环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VBD组,VBD是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3在疗效方面,VBD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较非VBD组差,临床症状改善上也较非VBD组差,VBD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4 VBD组患者伴有颈内动脉系统迂曲的比例明显高于非VBD组,VBD很可能是颅内动脉迂曲扩张病变的一部分体现。5 VBD组与非VBD组相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明显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VBD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通过对472名河南省脱农离村者和338名农村及城市居民的调查,了解到河南省脱农离村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仍然留在农村者,但是尚未实现成功社会流动的群体与已经实现
以玻璃纤维(GF)和纳米SiO2为添加剂,分别进行了玻璃纤维改性多孔沥青、纳米SiO2改性多孔沥青及玻璃纤维和纳米SiO2复合改性多孔沥青。通过析漏实验、载荷轮(LWT)测试及间接拉伸反
动物宰杀放血后,骨骼肌细胞在缺乏营养基质以及氧气供应等极端条件下,ATP类能量物质迅速降解,pH值在宰后一段时间内也显著下降。这些细胞内环境的变化,为细胞凋亡的发生提供
目标定位跟踪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WSN目标定位跟踪算法存在精度不高、能耗过大、计算复杂性过高等缺点,如何提高定位跟踪精度、降低计算复杂性是当前国
众所周知当经过榨乳机等设备处理过的牛乳,受榨乳条件的影响,原料乳很容易染上微生物。在随后的冷却处理过程中,能够耐受低温的嗜冷菌就会存活下来,并很快成为乳中的优势菌株,进行
单板层积材因其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被用做木质建筑中的结构件、家具以及室外装饰材料,是近年兴起的性能优异的木质材料。单板层积材和所有木质材料一样,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
在食品电子鼻检测中,特征提取与选择是关键问题之一,特征鉴别能力的准确评价是鲁棒特征选取的前提,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以食醋、牛奶、白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对其
<正>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浏览微信朋友圈,发现电视剧《何以笙箫默》收视率,在"无胸女皇"武媚娘的无情碾压下,相比大头儿子大头娃娃,不算太难看。既然琴瑟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复活》等巨著,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经典形象;张贤亮的《绿化树》系列小说则曾轰动了文坛。时隔一个世纪,我们比较中西这两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会发现,在困
<正>体温是机体健康状况的标志,是人体疾病最敏感的信号。高热则是疾病转重的示警信号。在护理工作中,高热护理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最棘手、最易忽视的问题,我们以80例开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