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榆林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同时也是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重点区域。榆林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然而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对榆林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2000年和2010年榆林市的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和环境等数据为基础,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中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来优化评价指标来建立更符合榆林市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矢量面状评价单元和栅格点状评价单元相结合的评价单元方法,运用3S技术对榆林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研究。通过2000年和2010年榆林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总结出2000年至2010年间榆林市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角度来分析导致榆林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此外对榆林市未来的生态环境规划、管理和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论如下:(1)2000年和2010年榆林市整体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偏低,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一般,即植被覆盖度中等,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水平,比较适合人类生存,但存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水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性因子。(2)2000年至2010年间,榆林市各区县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2000年榆林市北六县的生态环境状况要好于南六县,其中府谷县、神木县、榆阳区、佳县、横山县和定边县六县的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良好,其余六县的等级为一般;而到了2010年情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其中府谷县、神木县、榆阳区、佳县、横山县、靖边县和子洲县七县的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一般,定边县、米脂县、绥德县、吴堡县和清涧县五县的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良好,南六县的生态环境状况要好于北六县。(3)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土地荒漠化防治等政策和法规,促进了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特别是南六县、定边县和靖边县的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较高,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而榆林市北六县,特别是能源开发区及周边区域,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较低,能源资源被开采开发过程中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加之这些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相对比较落后,使得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因此,榆林市在保持现有生态环境水平的基础上,应当不断提高各区县的植被覆盖率,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能源开发区污染物的排放,尽量减少污染性工矿企业的发展。(4)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变化起到加速推动作用,人类活动已成为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集聚增加、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工业活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污染物,这些都是导致榆林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降低的主要因素。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注重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由于评价区域的空间差异,且不同地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结合生物丰度指数等评价指标,对榆林市生态环境质量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进行全面综合的生态环境评价和比较分析。(2)利用层次分析法,采用SO2、COD、固体废弃物和烟尘作为环境质量指数的指标并重新计算权重,优化榆林市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3)结合榆林市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以1km×km分辨率的栅格点状单元作为各指标的数据载体和基本的评价分析单元,用县级行政区域为矢量面状单元作为综合评价分析单元,运用3S技术采用两者相结合的评价单元对榆林市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价,通过整体和空间内部差异来掌握榆林市生态环境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