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都受到历届政府的重点关注,而农业现代化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问题便迫在眉睫。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国开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工作,并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土地流转新模式,其中,以农业共营制为代表的崇州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崇州市作为十万亩良田示范基地,一直在为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不懈前进。于是,本文以崇州农业共营制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探究影响农户做出转出土地决策的因素。首先以土地流转,农业共营制以及崇州市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为关键词进行相关文献的梳理,并基于实地调研情况选用家庭内部分工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以及资源禀赋理论为理论基础;紧接着从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这三大构成主体来介绍农业共营制,并从三大主体角度出发,引出农业共营制背景下农户转出土地的影响机制,进而整理出本文所选择的家庭特征,土地特征以及流转特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最后,通过对崇州市的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以得出本文研究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第一,农业共营制背景下的农户土地转出影响机制是合理有效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从而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改变农户家庭特征促进土地流转;农业职业经理人以其专业的技能优势,提高土地经营的成本收益差,通过土地特征来刺激土地流转;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以其强大的资源优势,增强农户流转信心,通过形成流转特征来影响农户转出土地。第二,实证检验结果基本符合研究假设。“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土地经营成本”、“政府参与度”、“周围居民的土地流转参与情况”变量通过研究检验,均对农户转出土地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土地经营收益”变量则具有负向显著影响。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释放农村多余劳动力,多途径增加农户家庭收入;二、提高土地经营成本收益差,让土地重新焕活生命力;三、增强农户流转信心,合理推进土地流转高效进行;四、健全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政府之同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三大主体之间的良性合作,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民增收的共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