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既是个体道德之本,也是社会公德之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之下,我国社会道德领域发生了诸多变化,甚至出现了“诚信危机”,对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影响,不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培育,不利于诚信社会建设。基于此,有必要加强初中生的诚信教育研究。初中生诚信教育是关于诚信的含义、价值以及判断标准的系统性认识,旨在通过教育的方式,帮助初中生形成与其道德思维、年龄特征相适应的诚信知识系统和诚信价值系统。论文以岳阳地区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分析等方法,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述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归纳出国内关于初中生诚信教育的研究注重于“德”的价值伦理,而国外偏重于“法”的责任伦理;第二部分是初中生诚信教育的概述,以诚信概念为出发点,延伸出诚信教育的内涵,并阐述初中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第三部分则通过对岳阳地区三所中学的初中生进行诚信相关问题的调查,明晰初中生诚信教育所凸显的问题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从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论文认为当前初中生诚信教育整体状况较好,初中生对诚信的认同感较强,认知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学校诚信教育流于形式、家庭诚信教育存在盲区、社会诚信教育环境堪忧、初中生自我诚信教育意识不强等。加强和改进初中生诚信教育,要根据初中生“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等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学校层面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诚信”教育理念,健全诚信教育制度,创新诚信教育方式方法,加强教师诚信道德建设;家庭层面要发挥家长的诚信引领作用,培育和弘扬诚信家风文化;社会层面要健全社会诚信奖惩制度,优化社会诚信教育环境;初中生自身层面要反求诸己,增强对诚信教育的道德体验,加强与朋辈之间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