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人种类划分的再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是共同犯罪理论中最具探讨价值的问题之一。由于受到法律文化、法律思想、刑事法律史的影响,当今各国刑法对共同犯罪人是否予以分类以及如何进行分类规定的不尽一致,理论界对此也争论较大。本文在对古今中外共同犯罪人分类的立法状况进行归纳的前提下,理清共同犯罪人分类理论衍变的历史脉络,以犯罪构成理论为基础,以共同犯罪人分类目的为考察点,对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进行分析。得出了分工分类法能够完美地解决对狭义共犯的定罪问题,但不能很好地解决正犯的量刑问题,作用分类法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共同犯罪人区别处罚的目的,但在狭义共犯的定罪上却缺乏法律依据的结论。并以此结论为契机,对我国刑法采用的作用分类为主,分工分类为辅的混合分类法做出评价。认为,我国目前采用的共同犯罪人分类方法,具有作用分类法的优点,同时也积极地将分工分类法中相关狭义共犯的种类概念引入其中,使得对狭义共犯的定罪具有了法律上的依据。但是其在同一个层面上同时采用作用分类法和分工分类法两种标准对共同犯罪人进行划分,势必会出现一类共犯同时具有它类身分的混乱现象。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逻辑上的混乱。另外有关首要分子、胁从犯、教唆犯的规定也多有欠妥之处。就此,笔者提出应当有机结合分工分类法、作用分类法二者的优点,并对二者的缺陷进行相互弥补,分层递进地予以分类的设想。先以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将共同犯罪人划分为正犯、帮助犯、教唆犯,再以作用分类法为标准对正犯予以主从划分。同时再以分工分类法对帮助犯、教唆犯进行再划分。帮助犯再划分为以自己犯罪之目的的帮助犯和以帮助他人犯罪之目的的帮助犯两种。教唆犯再划分为对多人的教唆、对正犯的教唆、对帮助犯的教唆以及对教唆犯的教唆四种,并对再划分出的共同犯罪人种类分别设定不同的处罚原则。并将胁迫他人实施犯罪的人从教唆犯中分离出来,与胁从犯、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教唆犯一起另立章节规定在共同犯罪之外。与此同时将首要分子引入犯罪集团的概念之中,明确犯罪集团以首要分子的存在为必要特征。对犯罪集团的成员依照上述共同犯罪人分类规则进行,但将首要分子列为犯罪集团中独有的共同犯罪人种类,并对犯罪集团中不同种类的犯罪成员相应的予以从重处罚,以体现对犯罪集团从严打击的原则。
其他文献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平均死亡率高达5.0/10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食管癌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
新时期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高中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领域之一,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
葡萄糖是最重要、最常见的单糖,是多官能团物质的典型代表。对其分子组成和结构的推断包含许多解题技能。文章结合典型习题,谈燃烧法、式量差法等在确定有机分子结构中的应用
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随着公路交通量的增加,汽车轴载的加大以及渠化交通的形成,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对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机理
高科技企业是21世纪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它都具有传统企业所不能比拟的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各高科技企业生产的技术产品之间的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及学习倦怠感对作弊意向与行为的预测。方法采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考试作弊意向量表和学习倦怠感量表对四川省6所高校的228名大二~大四学生做调查,
在新课堂教学改革中强调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不同的课型,用案例介绍如何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以大庆油田设计院为实例对工程设计公司开展项目管理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分析了设计院的管理现状、不足、原因
资产剥离和并购一样是企业的一种资本运营方式。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资产剥离的数量和规模都呈持续增长的态势,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面临着资产剥离的问题。但是,收缩性资本运营在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系统设计技术的发展,以IP核为基础的集成电路设计形式得到极大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同时32位嵌入式RISC处理器已成为高中端嵌入式应用和设计的主流。在参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