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扩张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中经济发展中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矛盾尤为明显。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利用存在利用率偏低、产出效率不高、功能配置不合理等缺陷。如何在一定区域内,合理、有效的集约利用土地,最大限度的满足经济发展对土地供给的要求,成为了政府部门和研究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选取了处于河北省腹地,且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和典型示范意义的沧州市作为研究目标,试图通过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与沧州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典型个案剖析,揭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在驱动机制与外在影响因素,评价土地集约利用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总结归纳并进一步界定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总结,进一步界定了土地集约的内涵:(1)土地利用结构合理;(2)土地布局紧凑,利用充分;(3)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与综合有机结合;(4)土地产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优化。
2、建立了沧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评价。
(1)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驱动因素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集约化合高效化为主要方向,构建沧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将评价指标数值进行量化后,利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沧州市所辖县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利用arcgis操作平台将沧州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分级。
(2)评价结果表明沧州市整体集约水平较高,但各县区有较大差异。
建设用地方面:①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各县(市、区)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任丘市、沧县、青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处于一级集约利用区,而盐山县不论在土地产出强度和土地利用强度方面都比较低,因此盐山县处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最不理想的县。②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情况与城镇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盐山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在全市最高,其次是沧州市区、肃宁县、任丘市和河间市;而孟村县和吴桥县集约利用状况最不理想。③沧州市区工矿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这与沧州市区工业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由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原因,盐山县工矿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最低。
农用地方面:沧州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整体特点是内部差异较大,在空间布局上,以吴桥县、肃宁县、东光县、任丘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东部沿海地区耕地盐碱化现象比较严重,农用地质量不高、产出效益较低,总体上集约程度偏低。
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水平: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分析,沧州市土地已处于集约利用状态之下。总的来看,西部和中南部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好,东部沿海地区较差。其中,属于Ⅰ级利用区的有任丘市、肃宁县和沧州市区,土地集约程度总分值≥60,各类用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均最高;Ⅱ级利用区有东光县、吴桥县和沧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沧州市大部分县(市)属于Ⅲ级利用区,包括河间市、青县、泊头市、盐山县、献县、南皮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居中;孟村县、海兴县和黄骅市属于Ⅳ级利用区,土地集约程度总分值不足40,集约利用水平最低。
通过对沧州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结合沧州市实际,从经济措施、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和技术措施等方面对推进市域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