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儿的红外热图特征,研究ITP患儿与健康儿童红外热图差异,尝试将无创、无辐射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与ITP患儿发病的病理机制及中医理论相结合,旨在今后能为ITP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价、中医病机、辨证分型提供一种客观的、量化的可视化指标。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受检者85例,其中ITP患儿50例,健康儿童35例,采集两组受检者的红外热图、一般情况以及ITP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信息(包括病史、中医四诊信息、血常规检验)。设定待研究区域平均温度为T1,躯干部区域的平均温度为T2,T2=(躯干正面平均温度+躯干背面平均温度)/2,待研究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T=T1-T2。并分别记录两组受检者颜面部:目周、口周、额部、鼻部、左颊、右颊、下颏,五脏体表投影区:肝区、心区、脾区、肺区、肾区,任督二脉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T及躯干、三焦、背部的非均一性。本研究将比较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和非均一性与健康组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及非均一性与采集的其他临床信息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ITP患儿的红外热图特征表现为:额头区、目区呈现弥漫性红色异常高温区域,且额头、眼周的生理热区较健康组儿童范围扩大;鼻部呈红色高温区;双侧面颊呈黄绿色异常温度区;背部督脉区域呈蓝绿色低温区、热结构不连续;躯干部热态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花斑”状,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图存在明显差异。2、ITP组与健康组两组受检者五脏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分别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区△T、心区△T、脾区△T、肺区△T温度呈现:ITP组>健康组,肾区△T:健康组>ITP组。其中脾区在ITP组五脏温度中最高。3、ITP组与健康组受检者的颜面各部相对热态差值△T分别进行比较,ITP组左颊△T、右颊△T、颏△T>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目△T、口△T、额△T、鼻部△T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目△T、口△T、额△T、鼻部△T的温度表现为:ITP组>健康组。4、ITP组与健康组两组受检者任脉、督脉相对热态差值△T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度呈现为:ITP组督脉△T<健康组,ITP组任脉△TT>健康组。ITP组:任脉△T>督脉△T,健康组:督脉△T>任脉△T。5、ITP组的背部非均一性>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干非均一性、三焦非均一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均一性大小表现为:ITP组躯干、三焦非均一性>健康组。6、不同临床分型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颜面各部△T、五脏△T温度表现为:新诊断组>慢性组>持续性组;颏△T温度表现为:慢性组>持续性组>新诊断组;任脉△T:慢性组>持续性组>新诊断组;督脉△T:持续性组>新诊断组>慢性组;新诊断组:督脉△T>任脉△T;持续性组:督脉△T>任脉△T;慢性组:任脉△T>督脉△T。不同临床分型间的躯干非均一性比较,发现ITP新诊断组患儿躯干非均一性>持续性组>慢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ITP新诊断组躯干非均一性分别与持续性组、慢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型间的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和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表现为: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三焦非均一性>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躯干、背部非均一性与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表现为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8、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 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颜面各部(除左颊、右颊)△T、五脏区域△T、任脉△T温度呈现为:贫血组<非贫血组,左颊△T、右颊△T、督脉△T温度呈现为:贫血组>非贫血组。贫血组与非贫血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的大小表现为:非贫血组>贫血组。9、不同血小板计数组别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带的相对热态差值△T进行比较,发现不同血小板计数分组间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不同血小板组计数组别观察的各区域相对热态差值温度进行从高到低排序,可发现PLT(0~29)×109/L组、PLT(30~49)×109/L组鼻部相对热态差值△T的温度排序比PLT(≥100)×109/L组、PLT(50~99)X 109/L组靠前,提示血小板计数和鼻部的温度可能存在正相关性。PLT(0~29)× 109/L组、PLT(30~49)×109/L组肺区△T的温度排序都较PLT(50~99)×109/L组、PLT(≥100)×109/L组肺温度排序靠前。任脉△T>督脉△T:PLT(30~49)×10/L组、PLT(≥100)X109/L组;督脉△T>任脉△T:PLT(0~29)X 109/L组、PLT(50~99)×109/L组。不同血小板计数组别间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非均一性的大小表现为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增长,ITP患儿的非均一性呈下降趋势。10、不同中医证型间颜面各部(除额区外)、五脏区域、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颜面各部(除额区外)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温度排序表现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额△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额△T的温度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五脏(除脾区)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的温度排序: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各组间脾区的温度为:阴虚血热证>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任督二脉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的温度排序:血热妄行证:督脉△T>任脉△T;阴虚血热证:任脉△T>督脉△T;气不摄血证:督脉△T>任脉△T。不同中医证型间ITP患儿的非均一性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中医证型间非均一性的大小排序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11、有瘀斑瘀点组与无瘀斑瘀点两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ITP组左颊、右颊、颏的温度高于健康组,且ITP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额头温度存在差异。2、ITP组的非均一性高于健康组,尤以背部非均一性明显。且不同临床分型间躯干非均一性存在差异。三焦非均一性与近一个月是否使用过激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血小板计数及不同中医证型可能也是影响ITP患儿的非均一性的因素。3、ITP患儿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成像存在差异,ITP患儿红外热图的特征表现为:额头区、目区呈现弥漫性红色异常高温区域,且额头、眼周的生理热区较健康组儿童范围扩大;鼻部呈红色高温区、双侧面颊呈黄绿色异常温度区;背部督脉区域呈蓝绿色低温区、热结构不连续。躯干部热态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花斑”状,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图存在明显差异。今后可能成为ITP患儿的临床诊疗及病情动态监测的客观的、量化的可视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