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食品数量意义上的温饱状态,而是对食品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食品消费和生产大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食品产业增长迅速,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数量而言,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由于食品供不应求而不得不采取配给制的状况,现在居民自主选择食品消费,温饱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食品质量却令人担忧,频频曝光的食品质量问题表明中国食品安全仍处于事故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大批量的海外采购行为,以及不断滋生的海外代购军团,表明消费者对国产商品极度不信任。为此,食品企业的诚信、良知和社会责任,以及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是否尽到了职责,不得不面临公众的拷问。鉴于此,李克强总理下决心,要在他的任期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同多个主体、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本文主要从政府监管的层面来研究这一问题。从政府监管的层面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还比较低,监管制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此,展开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分析问题的发生机理,探讨现有监管的缺陷和矛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监管质量,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集中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明确界定“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等主要概念,并梳理和评述了国内外对于食品安全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同时,基于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政府规制与政府失灵两个角度,选取了相关的理论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和评论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历史演变,分别讨论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政府监管失灵的发生原因,进而指出政府监管失灵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制度成因。再次,介绍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中归纳出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优化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改革取向,并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具体措施。
回顾监管历史可知,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指令型管理体制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监管型体制的演变。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也不断变化、调整,先后实行了卫生部门主导式、多部门分段式、“三位一体”综合式这几种监管体制。在新的“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制下,原有多部门监管体制下的部分弊病已被消除,但在监管机构设置、法律与标准体系以及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监管制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另一方面,中国食品安全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农产品供应以及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很有必要深入探讨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信息不对称和食品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失灵,使得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成为必要。然而,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主体有可能出现的欠缺能力以及缺乏“高尚品德”,也会致使政府监管失灵。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的双重失灵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爆发的主要原因,而政府监管失灵更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制度成因。
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公众健康、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形象均构成了重要影响,能否保障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尺度。结合以上分析,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从监管机构设置、监管效率提升、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扩大社会参与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落实好这些建议与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最大限度避免监管失灵,从而改善食品安全形势,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同多个主体、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本文主要从政府监管的层面来研究这一问题。从政府监管的层面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还比较低,监管制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为此,展开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分析问题的发生机理,探讨现有监管的缺陷和矛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监管质量,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集中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明确界定“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等主要概念,并梳理和评述了国内外对于食品安全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同时,基于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政府规制与政府失灵两个角度,选取了相关的理论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和评论中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历史演变,分别讨论了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政府监管失灵的发生原因,进而指出政府监管失灵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制度成因。再次,介绍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中归纳出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优化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改革取向,并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具体措施。
回顾监管历史可知,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指令型管理体制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监管型体制的演变。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也不断变化、调整,先后实行了卫生部门主导式、多部门分段式、“三位一体”综合式这几种监管体制。在新的“三位一体”综合监管体制下,原有多部门监管体制下的部分弊病已被消除,但在监管机构设置、法律与标准体系以及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监管制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另一方面,中国食品安全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农产品供应以及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很有必要深入探讨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信息不对称和食品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失灵,使得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成为必要。然而,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主体有可能出现的欠缺能力以及缺乏“高尚品德”,也会致使政府监管失灵。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的双重失灵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爆发的主要原因,而政府监管失灵更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制度成因。
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公众健康、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形象均构成了重要影响,能否保障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尺度。结合以上分析,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从监管机构设置、监管效率提升、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扩大社会参与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落实好这些建议与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最大限度避免监管失灵,从而改善食品安全形势,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