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两栖纲蟾蜍科动物,俗称“癞蛤蟆”,是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其在保护农作物、维持生态平衡上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同时它也是我国中医药行业重要的药材之一。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如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疾病、紫外线、过度利用等影响,已导致中华蟾蜍种群的衰退。因此,在上海郊区开展中华蟾蜍种群生态的研究,了解该地区种群生态的特征和受威胁的程度,可以为中华蟾蜍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 本研究在2005年2月-10月,采用样线法,对上海五个地区的中华蟾蜍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们的种群密度变化,结合实验室解剖分析研究了中华蟾蜍的繁殖生物学,以及体长、体重、水晶体干重与年龄的关系,并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上海地区中华蟾蜍的利用情况,并以水晶体干重/体长作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法对中华蟾蜍种群的年龄组划分进行了探讨。 上海郊区的中华蟾蜍于2月底-3月初出蛰,出蛰后成体陆续迁入水域进入繁殖期(3月-4月初),繁殖选择静水的浅水区抱对、产卵,卵带呈双行交错排列,卵近圆形,黑色,5月下旬,中华蟾蜍完全离开水体进入陆地生活,白天潜伏,傍晚至清晨出来觅食,食性主要是以昆虫为主,至10月底,中华蟾蜍迁入水体中,后在气温低于10℃时进入冬眠,翌年2月下旬结束冬眠。 中华蟾蜍的数量高峰应出现在蝌蚪全部上陆以后,而在野外调查时,发现野外中华蟾蜍种群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份,其排列顺序为8月份>9月份>7月份>10月份>6月份;野外中华蟾蜍种群密度最大值出现在崇明县,其排列顺序为崇明县>宝山区>青浦区>嘉定区>金山区。 在上海郊区,6—10月捕捉的中华蟾蜍,平均体重为27.8±17.1克、平均体长为6.6±1.3cm。在上海郊区很少能发现体重50克以上、体长在9cm以上的中华蟾蜍。 各月雌雄个体间的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在7、8、9月份内有显著差异,6、10月份内没有差异;不同月份间雌性个体的平均体重、平均体长不存在差异,雄性个体的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存在差异。 中华蟾蜍的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的最大值都出现在宝山区,其排列顺序都为宝山区>崇明县>嘉定区>金山区>青浦区,除崇明县与宝山区、青浦区与金山区之间的平均体重和平均体长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地区之间的差异都极其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