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段脊柱骨折所致的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损伤后常因骶髓膀胱排尿中枢损伤而导致弛缓性膀胱,它不但给患者带来了生活的不便,更重要的是,根据Hackler的调查资料表明,脊髓损伤后患者伤后25年的死亡率为49%,而因神经原性膀胱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死亡的占43%。但脊髓损伤的再生治疗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嗅鞘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也因伦理观和使用性等原因尚不适用于人体,因此减少脊髓损伤后的死亡率的重点放在了治疗神经原性膀胱上。目前对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或阻断、电刺激疗法,间歇性导尿、尿流改道手术、导尿术、加压排尿等方法,其中Brindly应用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恢复SCI患者可控制性排尿,在欧美国家获得了临床成功,但是由于造价昂贵以及继发性的损伤等原因无法广泛的开展。为更好的治疗弛缓性膀胱问题,Stenzl、Carlsson、Sundin、Vorstman等均采用不同方法试图解决该难题,但未能在临床取得成功。近来,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肖传国构建了“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反射弧模型,侯春林构建了“腹壁—脊髓中枢—膀胱”反射弧模型,均在实验阶段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证明初级排尿中枢损伤后可利用损伤平面以上正常的体反射来重建弛缓性膀胱的排尿功能。但回顾上述膀胱反射弧,其缺陷是仅重建了膀胱排尿的传出神经通路,即一种类似扳机点的排尿方式,但是由于并没有修复感觉传入通路,所以在排尿的过程中无法感知尿液对于尿道壁的牵张刺激,也就无法像生理性排尿一样,在正反馈调节的作用下自主完成排尿过程,而需要不断地刺激皮肤、腹壁等扳机点以保持膀胱逼尿肌的收缩使排尿得以完成。同时由于无法感知膀胱充盈,需要和间歇性导尿一样,施行定时排尿,这就要求患者必须要有良好的依从性,若不能按时排尿或者饮水过多造成膀胱过度充盈超过500ml时,膀胱壁和尿道壁会发生血供减少的情况,从而使膀胱内膜对细菌的抵抗力降低,最终导致膀胱及尿路感染等许多不良后果。加之由于构建膀胱反射弧需要损伤如构成坐骨神经的L5脊神经,其损伤是否会影响正常的行走功能等也未有深入研究。基于此,本课题拟构建出一种具有感觉传入通路的膀胱反射弧,以期用于弛缓性膀胱的治疗,并通过步态分析系统评估该模型对正常行走功能的影响。实验一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构建膀胱反射弧对下肢功能的影响目的通过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离断L5脊神经根对下肢功能的影响,以明确将其用于构建膀胱反射弧的可行性。方法SD雄性大鼠11只,以大鼠右侧为手术侧,将其L5脊神经前、后根截断,左侧不做处理作为对照侧。术后1d3只大鼠行WGA-HRP神经示踪实验验证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再应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测试大鼠脊神经离断术前1d及术后3月一般性参数、个体化肢体参数、疼痛相关性参数、协调相关性参数的变化。结果神经示踪实验结果显示实验侧L5节段脊髓前、后角均未见阳性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对照侧L5节段脊髓前角、后角均可见阳性神经元及神经纤维,从而证实模型构建成功;术后3月大鼠的一般性参数、个体化肢体参数、疼痛相关性参数等与术前1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协调相关性参数中规律性参数(RI)及右后-左前联动与术前1d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断L5脊神经后仅影响下肢行走的协调性,对其余步态相关参数无影响,因而可用于膀胱反射弧的构建。实验二具有感觉传入通路的膀胱反射弧治疗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的实验研究目的用SD大鼠构建具有感觉传入通路的膀胱反射弧,探讨其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后弛缓性膀胱的有效性。方法SD雄性大鼠24只,右侧为实验侧,先行L5前根近断端与S2前根远断端吻合,再将L5脊神经节周围突支近断端与S2后根远断端行端端吻合。左侧不做处理,为对照侧。术后3个月,破坏L6-S4节段脊髓造成弛缓性膀胱,于建模前后,通过一般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神经示踪等方法观察反射弧构建情况。结果21只大鼠存活至术后3个月,7只成功分离出吻合的脊神经。电刺激实验侧S2后根吻合口远端,均能检测到复合动作电位、膀胱平滑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截瘫前后动作电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刺激对照侧S2后根,在截瘫后未能检测到动作电位。实验侧复合动作电位和膀胱平滑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平均波幅为截瘫前对照侧的71.9%和82.4%。神经示踪结果显示实验侧L5脊髓前、后角均可见青蓝色阳性反应颗粒。结论构建具有感觉传入通路的膀胱反射弧,可使其运动、感觉神经通过轴突再生长入副交感神经纤维,并与脊髓前、后角重建轴突联系,轴浆运输功能得到重建,可用于弛缓性膀胱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