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的语言交际依赖于对听觉词汇声音信息的识别,而这一过程往往轻松高效。为这一过程提供合理的解释成为了过去几十年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议题,并涌现出一系列理论与模型(如:词群激活模型,Marslen-Wilson,1987;合并模型,Norris et al.,2000;邻域激活模型,Luce&Pisoni,1998;Vitevitch&Luce,1999;轨迹模型,McClelland&Elman,1986,以及预测编码理论,Davis&Sohoglu,2019)。这些研究大多通过让受试者有意识地主动完成诸如词汇判断等行为实验任务,借助反应时间和正确率来探究听觉词辨识过程中的语音加工机制。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听觉词汇的语音加工存在高度自动化的、可以在注意力之外被单独激活的“注意前加工”(pre-attentive processing)这一心理语言学机制。因此,先前研究由于需要实验对象投入较高精力完成听觉词辨认任务,所得出的理论模型不能为此类注意前加工提供完善的阐释。另外,大多数关于听觉词汇注意前加工的研究均以如英语、德语、芬兰语等非声调语言的母语者为研究对象,对使用声调的语言(如汉语)的母语者在注意前阶段的加工听觉词语音信息的情况尚不明晰。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对比了非声调语言和汉语这一典型声调语言的注意前听觉词语音加工的模式。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从而汇总出非声调语言听觉词的注意前加工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往研究揭示了一系列注意前加工具体的操作内容,并可大致分为两个范畴:一是激活“亚词汇”水平上、音素及音素组合等语音知识所进行的加工,二是激活更高水平上的“词汇”语音知识所进行的加工(如,Alexandrov et al.,2011,2017;Bonte et al.,2005,2007;Jacobsen et al.,2004;MacGregor et al.,2012;Pulvermüller et al.,2001,Shtyrov et al.,2011)。然而,鲜有明确证据表明,亚词汇水平和词汇水平的语音知识可以在注意前听觉词加工中协同发挥作用,这暗示了非声调语言的注意前语音加工中,信息的加工仅从亚词汇水平(低阶)向词汇水平(高阶)语音知识进行前馈传递,而不存在词汇水平认知加工对低层的亚词汇水平语音知识的加工给予反馈,这支持词群激活模型(Marslen-Wilson,1987)、合并模型(Norris et al.,2000)等基于前馈的听觉词辨识模型,而不符合轨迹模型(McClelland&Elman,1986)和预测编码理论(Davis&Sohoglu,2019)等允许加工反馈机制的理论对听觉词辨识的解释。
然而,与非声调语不同,汉语注意前加工是否由于声调系统的运用,而体现出亚词汇水平和词汇水平的语音知识在注意前语音加工中是如何被使用的,又是否存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便成为了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对汉语母语者在被动听到重复汉语单音节词刺激时的脑电振荡特征进行了分析(数据来自一项外语学能研究项目,Yue et al.,2019)。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脑电频率分析方法,本文考察了代表亚词汇水平语音知识的“音段频率”(segment frequency)和体现词汇水平语音加工的“词汇性”(lexicality)这两个心理语言学因素如何调控汉语听觉词汇的注意前语音加工。四类实验刺激分别为:1)高音段频率真词条件,2)高音段频率假词条件,3)低音段频率真词条件4)低音段频率假词条件。在实验中,每个实验刺激词被重复播放五次,实验对象被动听刺激,注意力转移到观看无声动画。
本研究利用频谱分析和时频分析方法,测量了在颅脑头顶心周边三个电极点位(C3,Cz,C4)上频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和事件相关频谱扰动(event-related spectral perturbations,ERSP)两个神经振荡活动的指标,并计算了不同类型刺激条件下,从第一次刺激呈现到第四次刺激呈现所诱发的神经振荡指标的变化率,以推导出音段频率和词汇性对语音刺激加工的调控方式。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利用音段频率线索进行注意前语音加工的过程中,词汇性也同时发挥了调控作用,表现为同等音段频率听觉词汇(如:高音段频率真词和高频率假词)注意前加工诱发的振荡活动变化率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词汇性信息对语音的加工也依赖于音段频率信息的调控,表现为同等词汇性听觉词汇(如,高音段频率真词和低音段频率真词)注意前加工诱发的振荡活动变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频谱分析与时频分析的结果显示,音段频率和词汇性协同调控注意前汉语听觉词汇加工。上述结果一致表明词汇水平语音加工与亚词汇水平语音加工共同调控汉语注意前听觉词汇识别,因而揭示了在汉语注意前听觉词识别过程中,词汇水平语音加工与亚词汇水平语音加工间存在反馈式互动。语音加工的反馈模型(如,轨迹模型,McClelland&Elman,1986;基于预测编码理论模型,Davis&Sohoglu,2019)可以对这一加工机制进行合理阐释。
综上所述,相较于注意前阶段非声调语听觉词汇识别机制由独立于彼此的亚词汇或词汇表征参与加工的单向工作模型,注意前阶段汉语听觉词汇加工机制揭示了亚词汇水平加工和词汇水平信息的协同加工。究其原因,可能与声调系统的运用以及声调语言听觉词加工趋于整体化的特征相关。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对比了非声调语言和汉语这一典型声调语言的注意前听觉词语音加工的模式。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从而汇总出非声调语言听觉词的注意前加工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往研究揭示了一系列注意前加工具体的操作内容,并可大致分为两个范畴:一是激活“亚词汇”水平上、音素及音素组合等语音知识所进行的加工,二是激活更高水平上的“词汇”语音知识所进行的加工(如,Alexandrov et al.,2011,2017;Bonte et al.,2005,2007;Jacobsen et al.,2004;MacGregor et al.,2012;Pulvermüller et al.,2001,Shtyrov et al.,2011)。然而,鲜有明确证据表明,亚词汇水平和词汇水平的语音知识可以在注意前听觉词加工中协同发挥作用,这暗示了非声调语言的注意前语音加工中,信息的加工仅从亚词汇水平(低阶)向词汇水平(高阶)语音知识进行前馈传递,而不存在词汇水平认知加工对低层的亚词汇水平语音知识的加工给予反馈,这支持词群激活模型(Marslen-Wilson,1987)、合并模型(Norris et al.,2000)等基于前馈的听觉词辨识模型,而不符合轨迹模型(McClelland&Elman,1986)和预测编码理论(Davis&Sohoglu,2019)等允许加工反馈机制的理论对听觉词辨识的解释。
然而,与非声调语不同,汉语注意前加工是否由于声调系统的运用,而体现出亚词汇水平和词汇水平的语音知识在注意前语音加工中是如何被使用的,又是否存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便成为了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对汉语母语者在被动听到重复汉语单音节词刺激时的脑电振荡特征进行了分析(数据来自一项外语学能研究项目,Yue et al.,2019)。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脑电频率分析方法,本文考察了代表亚词汇水平语音知识的“音段频率”(segment frequency)和体现词汇水平语音加工的“词汇性”(lexicality)这两个心理语言学因素如何调控汉语听觉词汇的注意前语音加工。四类实验刺激分别为:1)高音段频率真词条件,2)高音段频率假词条件,3)低音段频率真词条件4)低音段频率假词条件。在实验中,每个实验刺激词被重复播放五次,实验对象被动听刺激,注意力转移到观看无声动画。
本研究利用频谱分析和时频分析方法,测量了在颅脑头顶心周边三个电极点位(C3,Cz,C4)上频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和事件相关频谱扰动(event-related spectral perturbations,ERSP)两个神经振荡活动的指标,并计算了不同类型刺激条件下,从第一次刺激呈现到第四次刺激呈现所诱发的神经振荡指标的变化率,以推导出音段频率和词汇性对语音刺激加工的调控方式。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利用音段频率线索进行注意前语音加工的过程中,词汇性也同时发挥了调控作用,表现为同等音段频率听觉词汇(如:高音段频率真词和高频率假词)注意前加工诱发的振荡活动变化率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词汇性信息对语音的加工也依赖于音段频率信息的调控,表现为同等词汇性听觉词汇(如,高音段频率真词和低音段频率真词)注意前加工诱发的振荡活动变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频谱分析与时频分析的结果显示,音段频率和词汇性协同调控注意前汉语听觉词汇加工。上述结果一致表明词汇水平语音加工与亚词汇水平语音加工共同调控汉语注意前听觉词汇识别,因而揭示了在汉语注意前听觉词识别过程中,词汇水平语音加工与亚词汇水平语音加工间存在反馈式互动。语音加工的反馈模型(如,轨迹模型,McClelland&Elman,1986;基于预测编码理论模型,Davis&Sohoglu,2019)可以对这一加工机制进行合理阐释。
综上所述,相较于注意前阶段非声调语听觉词汇识别机制由独立于彼此的亚词汇或词汇表征参与加工的单向工作模型,注意前阶段汉语听觉词汇加工机制揭示了亚词汇水平加工和词汇水平信息的协同加工。究其原因,可能与声调系统的运用以及声调语言听觉词加工趋于整体化的特征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