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限制语是指日语中的「ちょっと」、「でも」、「らしい」、「ね」、「けど」、「かもしれない」等词语。本文的目的在于系统化地考察日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并探究学习者日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状况,进而提出一些有效建议。具体方法为,使用BTSJ多语言口语语料库以及笔者自行收集的学习者口语语料,基于B&L(1978/1987)礼貌策略理论及Grice(1967)合作原则,考察日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此外,从“单个表述句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度”“模糊限制语使用种类”“前十项高频模糊限制语使用情况”三个角度,对母语者与学习者请求—拒绝行为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考察学习者的使用情况。最后,基于中介语语用学中语用能力习得这一概念,从教科书讲解、学习环境、教学中的指导状况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研究结果表明:1)模糊限制语的原型功能为缓和话语态度及表示说话的不确定性,可以有效修正话语行为的效力,起到减轻面子威胁度的作用。2)学习者与母语者相比,单个表述句中的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较低,且与母语者相比,使用种类较少,存在重复使用相同模糊限制语的倾向,这表明在日语教学中着重教授学习者的常用项目是有效的。两组前10项高频模糊限制语使用中,有7项为共通项,这表明中国国内高级日语学习者的使用项目已接近日语母语者。但丛使用的具体数量来看,仍存在过剩使用和过少使用的倾向。3)关于受试者使用的教科书分析表明:教科书中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有所提及,但与词义和语法讲解相比,仍旧不够全面,并缺乏系统的理论性说明。在今后的教科书编纂中应导入语用功能的系统说明。此外,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的学习者,要尽量增加与母语者接触的机会,加强教室内学习者的情景演练活动,也要引导学习者有意识地锻炼自身的语用能力。其次,在日语教学中,要对模糊限制语的功能进行明示性指导,也要保证指导的时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