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从整体上看,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但是,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价值观多元化,信仰危机,生活压力和快节奏,竞争激烈,等等,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心灵成长。大学生活充满活力同时也有着沮丧,洋溢着青春的骄傲同时也有着不少烦恼。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自杀现象时发、犯罪案件常现,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栋梁,在为他们培育工作本领的同时,大学更应为他们培育健康心灵。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反思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一些案件,不难发现仅有知识和本领的培育永远不够,加强大学生心灵教育,让其成为思想正确、信仰坚定、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的人,是新常态对教育的新要求。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心灵教育思想。其中,春秋时期的老子,将和谐思想著于《道德经》中,是心灵教育的瑰宝,对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富有启迪。《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言简意赅,和谐思想深邃,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探讨老子和谐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的启迪,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育健康心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符合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老子和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发掘老子和谐思想的基本内涵、理论特点和历史地位,解构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寻求老子“和于天”、“和于人”、“和于身”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拓展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内涵,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水平,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健康心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锻造德才兼备、心灵和谐之经天纬地人才。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老子和谐思想和大学生心灵教育的现状,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老子和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从历史背景着手,深刻分析春秋时期社会矛盾、诸子百家解决矛盾方案和老子和谐思想的愿景,探索老子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哲学基础,为发掘老子和谐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作铺垫。第三部分:老子和谐思想的基本内容。解读《道德经》,梳理老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之和谐”、“人与心灵和谐”等和谐思想,探寻其和谐思想的理论特点和历史地位。第四部分:老子和谐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的价值。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路径,规划将老子“和于天”、“和于人”、“和于身”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的美好前景。第五部分:结语。总结本文研究成果,审视研究经验和教训,企盼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加强成果推广应用,继续关注和开展该课题的拓展研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加强国之栋梁——当代大学生心灵教育,培育和谐思想,培育健康心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心灵和谐,是我们永远探索追求的目标。大学生心灵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但又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人学家张荣寰认为心灵是人类的良知与爱德组成的生命场。吸收老子和谐思想之精华,拓展当大学生心灵教育之内涵和有效途径,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夯实人力资源基础,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来关注、研究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