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培养大鼠海马脑片痫性发作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海马脑片培养方法的建立及细胞反应性研究目的:离体培养大鼠海马脑片并初步探索其细胞的反应性。方法:选择生后6~9d的Wistar鼠,分离海马,切成400μm厚的脑片,转移至带有微孔膜插件的6孔培养板内,入37℃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通过肉眼、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培养海马脑片的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片神经细胞内Fos蛋白表达变化,以判断陪养脑片有无对外界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能力;用膜片钳技术检测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以判断培养海马脑片的活性和生理功能。结果:(1)随着体外培养时间延长,培养脑片内神经细胞数目增多,而脑片明显变薄,至培养4周时厚度约150μm厚。(2)致癫痫样发作药物匹罗卡品作用于脑片后,导致培养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内Fos蛋白表达增高。(3)利用膜片钳技术,在培养1、2、3、4周的4个时点对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作全细胞记录,皆记录到细胞电流变化图形。结论:本方法培养的海马脑片可存活4周,且具备良好的活性和一定的生理功能。第二部分BDNF对培养大鼠海马脑片痫性发作后损伤的作用目的:观察痫性发作对体外培养海马脑片的损伤作用,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对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方法:以培养11天的海马脑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正常海马脑片培养液培养至14天。(2)痫性发作模型组:正常海马脑片培养液培养至14天,更换为含匹罗卡品(0.5mM)的完全培养液作用1h后终止培养。(3) BDNF干预组:用含BDNF的海马脑片培养液(BDNF终浓度为200ng/ml)预培养3d,换为含匹罗卡品(0.5mM)的完全培养液作用1h后终止培养。(4)抗BDNF抗体干预组:用含BDNF抗体的海马脑片培养液(BDNF抗体终浓度为5μg/ml)预培养3d,换为含匹罗卡(0.5mM)的完全培养液作用1h后终止培养。采用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培养海马脑片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脑片神经元内BDNF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1)痫性发作模型组:海马脑片CA1区发生凋亡的细胞(95.44±14.30)显著多于对照组(41.30±9.30)(P<0.05);BDNF蛋白表达(0.1234±0.028)较对照组(0.0642±0.023)显著升高(P<0.05)。(2) BDNF干预组:海马脑片CA1区发生凋亡的细胞(64.16±12.19)显著少于痫性发作模型组(P<0.05);BDNF蛋白表达(0.1146±0.026)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抗BDNF抗体干预组:海马脑片CA1区发生凋亡的细胞(142.78±18.81)显著多于痫性发作模型组(P<0.05);BDNF蛋白表达(0.1084±0.02675)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1)痫性发作可以增加体外培养海马脑片神经细胞凋亡发生,加重神经元损伤。(2)痫性发作导致培养海马脑片神经元BDNF表达增高。(3) BDNF可减轻痫性发作引起的培养海马脑片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对海马神经元具有抗凋亡的保护作用。第三部分BDNF对痫性发作后培养脑片神经元死亡的保护机制目的:探讨BDNF对痫性发作后培养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死亡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和调控因素。方法:以培养11天的海马脑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1)对照组:正常海马脑片培养液培养至14天。(2)痫性发作模型组:正常海马脑片培养液培养至14天,更换为含匹罗卡品(0.5mM)的完全培养液作用1h后终止培养。(3) BDNF干预组:用含BDNF的海马脑片培养液(BDNF终浓度为200ng/ml)预培养3d,换为含匹罗卡品(0.5mM)的完全培养液作用1h后终止培养。(4)抗BDNF抗体干预组:用含BDNF抗体的海马脑片培养液(BDNF抗体终浓度为5μg/ml)预培养3d,换为含匹罗卡(0.5mM)的完全培养液作用1h后终止培养。(5)抗pCREB抗体干预组:用含pCREB抗体的海马脑片培养液(pCREB抗体终浓度为5μg/ml)预培养3d,换为含匹罗卡品(0.5mM)的完全培养液作用1h后终止培养。采用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脑片神经元内BDNF、pCREB、NPY、Fos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1)痫性发作模型组:海马脑片CA1区Fos蛋白表达(206.90±25.44)较对照组(83.00±19.76)显著升高(P<0.05);NPY表达(0.1086±0.027)较对照组(0.0584±0.026)显著升高(P<0.05);pCREB表达(201.36±19.31)较对照组(75.12±13.71)显著升高(P<0.05)。(2) BDNF干预组:海马脑片CA1区Fos蛋白表达(134.66±28.20)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NPY表达(0.1350±0.028)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CREB表达(184.10±21.8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3)抗BDNF抗体干预组:海马脑片CA1区Fos蛋白表达(293.68±22.68)较对照组、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NPY表达(0.0942±0.024)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CREB表达(192.50±17.7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4)抗pCREB抗体干预组:海马脑片CA1区发生凋亡的细胞(140.88±18.32)较痫性发作模型组显著增多(P<0.05);BDNF蛋白表达(0.0798±0.023)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Fos蛋白表达(284.00±26.75)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NPY表达(0.0840±0.029)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CREB表达(172.60±17.6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1)痫性发作后海马脑片神经细胞Fos蛋白的表达增强,BDNF可能通过抑制c-fos基因的激活水平、下调Fos蛋白的表达从而减轻海马脑片细胞凋亡的发生。(2) BDNF的增加会相应引起NPY的高表达,从而通过增加抗凋亡的保护因素来发挥抗凋亡的保护作用。(3)痫性发作后海马脑片神经细胞CREB的磷酸化增强,BDNF在癫痫发作中的高表达与pCREB的调控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对β-环糊精羧甲基化,然后酰氯化,最后酰胺化反应使之接枝到壳聚糖分子结构上的化学修饰路线,得到了一种新型的β-环糊精化学修饰的壳聚糖衍生物,考察了反应时间、羧甲基
风险评价是项目融资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评价结果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风险决策。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各个风险事件间的内在联系,把握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它们对
礼貌是人类文化的共有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它不仅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准绳,也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标志。总得来说,礼貌协调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际活动,是维系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一直坚持农业支持工业、优先发展工业的经济路线,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工业的进步。目前,四川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四川经济
自1920年以来,中国许多学者开始把汉语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行研究。他们从多个角度对歇后语本身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中国读者在歇后语的理解方面有
粉尘浓度的测量是根据光散射原理,即空气中聚集的粉尘粒子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下,向其周围空间散射出与其浓度成一定比例关系的散射光。粉尘浓度是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对各类测试方法做出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性能测试在Web应用中的应用,并且针对Web应用在性能上的瓶颈所在,详细分析、测试并验证了一种基于页面静态化提高性能的方
儿童社会技能的研究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得到了西方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社会技能培养方面,出现了一股强劲的“社会技能训练运动热”。众多的研究比较偏重于直接的训
本论文以稀土离子Dy3+,Tb3+,Eu3+掺杂Gd2O3为研究对象,运用水热技术,以氨水为沉淀剂合成前驱体,经1100 ℃煅烧4 h得到荧光粉。对Gd2O3基荧光材料的水热合成条件(T=120-180 ℃,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腐蚀性最强,也是研究最广泛的腐蚀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SRB的状态与其参与的腐蚀过程密切相关,而SRB状态的快速测定仍是一大难题。SRB种群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