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攀西地区红格钒钛磁铁矿田,地处扬子板块西南缘,具有地质体复杂、岩性丰富、岩浆岩活动发育的特点。区内良好的成矿成岩地质条件,为钒钛磁铁矿的成矿提供了先天优势,且铬、钴、镍等多种有益组分的伴生,也使该区成为研究和开采钒钛磁铁矿的典型区域。然而随着近年来该区域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开采年限较久远的矿区已经面临资源枯竭,因此寻找区域内更多具有开采价值矿区的工作就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选取该区域作为研究靶区,通过遥感和地球化学多源找矿异常信息的结合,评价区内找矿潜力,圈定成矿靶区,为红格钒钛磁铁矿矿田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论文通过采集研究区典型岩石和主要蚀变矿物的波谱图像,分析研究其波谱特征,根据不同岩石类型建立研究区岩石特征图谱.并基于研究区主要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确定区内遥感异常的提取方法,并对遥感异常的分布特征作简要分析。再利用统计学相关原理,获得研究区地球化学元素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结合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图,获取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情况。最终通过遥感异常和化学异常多源找矿异常信息的的叠加分析,圈定区内具有找矿潜力的靶区。基于上述内容,开展的工作和取得成果如下:(1)利用SVC光谱仪对区内不同深度、不同类型、不同粒度的115件岩石样本采集波谱图像,按照不同的岩石类型建立辉石岩类、辉长岩类、辉绿岩类、正长岩类、含矿类和变质岩类共计6种岩石的特征图谱,通过观察图谱发现,6类岩石的反射率集中分布在5%—20%之间,其中辉长岩和正长岩的反射率较高,辉石岩和辉绿岩的反射率相对较低,各类型岩石在1900-2500nm范围内均可见一定的吸收特征。(2)提取区内磁铁矿、方解石、绿泥石的波谱特征,根据其诊断谱带与遥感影像不同波段的对应关系,确定遥感异常提取方法并进行异常提取。研究区ETM+影像中提取的含Fe3+离子异常和羟基异常呈NW或NNW向集中展布于区域北部,且显示出一定的套合关系,与区内已知的几个矿区有较好的印证关系。两个典型矿区,红格和安宁村矿区的ASTER影像中提取的5种异常信息也主要呈NW向展布,并由内向外形成Fe3+异常—OH-基团异常—CO32-过渡的同心套合关系。两矿区的ASTER异常信息与ETM+影像中的异常信息也具有一定的对应。(3)以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利用均值标准差和迭代法确定其10种元素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获取研究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布情况。基于上述两者的结合,得出研究区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情况,并依托SPSS分析模块,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找出与成矿相关的元素。根据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分布情况发现,异常信息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北部,且多集中在安宁村、红格等已知矿区附近。而与成矿相关的元素主要为Fe、V、Ti元素,与区内的钒钛磁铁矿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4)通过上述多源异常数据的基础处理和分析,将获取的找矿异常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异常叠加结果显示:多源异常信息多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具有一定的套合关系,且围绕几个已知矿区集中展布,因此推断该区域为主要的成矿预测区。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已知的矿区为参考依据,圈定出7个钒钛磁铁矿成矿远景区域,通过分析7个远景区内异常信息和主要岩性的分布情况来推断其含矿岩体和成矿有利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