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当今货币政策领域探讨的前沿问题之一。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某些宏观变量如总产出、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然而货币政策工具在这些变量上的作用都不是直接的,最直接的货币政策行为如改变联邦基金利率就有可能最先作用在金融市场上,中央银行意图通过资产价格和收益率的调整最终影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因此了解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已经有很多关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整体影响的文献,但是关于非对称影响的较少,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文献基础上,首先理论分析了货币政策分为货币供应量影响、通货膨胀影响和利率影响、实际经济改变影响股票市场,并且由于这些途径会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特征(主要是财务特征)公司产生非对称的影响:然后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收集了股市整体数据以及不同行业和公司的个体股票数据,分别利用结构VAR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回归,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整体和非对称性两方面的影响,进而反过来验证了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指数对股票价格影响系数最大并且较为迅速,在因素分解中所占比重也比较大,而代表实体经济变化引起股价变化的宏观经济变量系数并不显著,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不显著,利率作为衡量资产价格的重要指标有待提升;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确实存在一定的非对称特征,表现在行业和企业两个方面。行业方面,农林牧副渔和公共事业类等逆周期类行业股票受到货币政策影响最小,而金融业、采掘类等受到货币政策冲击最大,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表现也最明显;在行业的非对称性中还表现出一些“中国特色”,如信息技术类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本该受到货币政策冲击较强,但由于该行业在我国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又多有政策的扶持,反而表现出一定的抵抗货币政策影响其股票价格的能力;公司方面,规模大的公司、托宾Q值高、现金流量比率大的公司股价受到货币政策冲击较小,而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影响却比较特殊,最高和最低一组的股票价格都更容易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反而是居于中间的公司受到影响较小。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下几条政策建议:央行无论使用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作为政策工具,都要考虑到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因为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越来越多的影响实体经济和投资者利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股票市场会反过来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格兰杰检验中也已证明),中央银行应该加强自身综合预测国民经济形势的能力,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在政策的制定、操作不仅要对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变动做出反应,而且必须关注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但没有必要盯住股票市场进行决策;提升货币政策通过实体经济途径影响股票价格的比重。货币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而后通过实体经济的提升使股票价格围绕价值合理变化;关注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的非对称性影响,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实证结果表明小规模的企业受到货币政策冲击较大,在政策从紧的时候在股票市场融资更加困难,而中小企业在促进创新、吸收就业方面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改革,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同时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以疏通股市传导机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股票资产的价格信号作用,同时也使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以及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