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叔本华的哲学体系具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特征,他把“意志”又称作“生存意志”。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指的是一种原始的求生存、温饱的欲求和盲目的、非理性的本能冲动,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叔本华从生存意志出发,认为意志是痛苦的根源,世界和人生充满痛苦,没有意义和价值,要摆脱痛苦,就要从根本上否定意志。而尼采却从权力意志出发,主张要以权力意志反抗生活的痛苦,创造出新的欢乐和价值。艺术与权力意志是尼采美学思想的两大支柱,尼采认为两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艺术是权力意志的直接表达,同时权力意志又为艺术规定了标准和边界。叔本华认为在艺术的审美活动中,人能够通过审美直观上升为纯粹认识主体从而摆脱意志的束缚,进而忘记现实世界的欲求。哲学、艺术和道德都能够帮助人暂时的脱离苦难的人生。艺术作为观审状态的强化和完善,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暗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即痛苦,由此带来了心灵的净化和对生存意志的否定。与叔本华不同,尼采对艺术和人生是肯定的,他深信人生的意义来源于肯定而不是否定生存意志,痛苦是幸福人生的兴奋剂,认为人应该积极地勇敢地投入人生。他认为否定意志让人站到了意志的对立面,他鼓励人在意志活动之后去体验意志并超越意志的痛苦。音乐与悲剧是叔本华最为推崇的两种艺术形式。叔本华认为音乐应该关注人、关注人生、关注人的生存意志;悲剧没有善恶的分别,悲剧的结局无关于悲剧中冲突双方矛盾的解决,而是冲突双方最终达到了否定生存意志的共识。尼采认为叔本华在悲剧中只看到人生的徒劳、痛苦与虚无,而看不到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在尼采看来,悲剧是肯定人生的最高艺术,悲剧精神就是要展现生命力的价值。古希腊文明的悲剧并不是以一种戏剧的方式来展现人生的痛苦和无望,恰恰相反,它通过艺术的途径来探讨和思索人生,以此来肯定生存意志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