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译员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译员的角色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口译活动中的“传声筒”等“隐身”形象。此类超然、不介入的“隐身”形象不仅体现于国际各类口笔译职业协会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规范中(AUSIT 9),也根植于人们对译员所持有的传统观念与固有印象之中。然而,随着口译理论的研究重点由信息处理逐渐向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扩展,越来越多的口译研究者开始关注译员的角色,研究译员的“隐身性”与“显身性”,以证明译员的显身意识对口译活动的重要影响。安吉莱莉记录并分析了大量医疗口译实例,调查采访口译员对自身角色的认知,质疑了译者的“隐身性”。她认为,译者显身性意味着,译者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对讲话信息的“解码”与“编码”,其强度由“语篇所有”所决定(Angelelli, Medical Interpreting 67,77)。作为中国首位研究译者显身性的学者,任文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到了译者的显身性,并结合具体口译实例论证了这一理论的现实性。本实践报告基于作者参加的一次医疗口译实践,即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口译项目。报告从译员显身意识的角度,对项目中的具体实例加以分析,展示医疗口译员作为权力角色的显身性,并以此角度归纳总结医疗口译的翻译策略。报告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为口译任务概述,主要介绍口译任务的背景、项目主办方与项目协办方,以及口译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等。第二章主要介绍医疗口译员显身意识研究的文献综述,包括作为社区口译分支的医疗口译的概况与发展,以及从“语篇所有”视角看译员的显身意识和医疗口译员的角色。第三章为口译项目过程描述,首先将项目实例分为译员显身意识的三类表现,即“信息的把关人、共同的谈话者,以及交际过程的协调者”(Ren, "Liaison Interpreters" 125),并对此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进而从译员显身意识角度归纳总结医疗口译的翻译策略,使医疗口译员更好地掌控交流过程。同时,分析译员显身意识的滥用可能造成的后果,理性看待医疗口译员的显身性。第四章为口译项目反馈及自我评估,希望通过反思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医疗口译活动提供相应参考。在结论部分,作者基于前四章的讨论内容,对显身意识的应用和医疗口译员的语篇所有加以总结,使译员的显身作用得到更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