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的船舶编队及避障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yda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海洋的不断探索与开拓,单船舶作业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多船舶的协作问题日趋重要。而要解决多船舶协作问题,首要解决的便是多船舶编队问题,本文以解决多船舶编队问题为中心,从多船舶编队拓展到多船舶编队避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船舶编队及避障控制方法,为解决多船舶协作问题提供了理论与仿真基础。提出将一致性原理用于解决局部路径规划问题,通过改进一致性协议,解决了目标导向的船舶编队及避障问题。本文所做工作如下:首先,研究编队及避障控制的多种方法,并确定本文采用的方法主体,包括基于行为的控制法中矢量累加法、人工势场法、一致性算法,并阐述几种方法中需要应用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同时说明稳定性原理,为后续稳定性证明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根据二阶多智能体系统模型,对多智能体一致性编队及避障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编队控制,将编队控制函数加以改进,通过编队控制令船舶达到预期编队队形;第二部分是一致性控制,选取合适的一致性协议,通过一致性控制令多船舶在速度状态达到一致;第三部分是避障控制,设计以斥力场为基础的避障方法,通过避障控制令船舶在编队运动过程中有效规避障碍物。将编队控制、一致性控制与避障控制相结合,优化了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的编队及避障控制方法,并证明其稳定性,分别进行在单一固定障碍物、单一移动障碍物和多固定障碍物环境条件下的仿真验证。提出了一种判断方法,用于判断编队是否达到预期编队队形,并以该方法作为评判何时达到预期编队的准则。分析了外界干扰对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影响,根据这种影响,判断在一致性控制下多智能体系统受到障碍物的影响。最后,通过对编队及避障控制的深入研究,对以下两个方面做出改善与创新。一方面改进避障环节,在原避障控制输入基础上加入避障前判断环节,该改进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极大地提高多智能体系统达到预期编队的速度。另一方面,提出将一致性原理用于解决局部路径规划问题,基于人工势场法中目标点对智能体的引力势场思想,提出了基于一致性协议的目标导向控制方法,无需对虚拟智能体位置进行跟踪,只需满足速度一致条件,且虚拟智能体速度函数中带有航行反馈项。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局部路径规划中易陷入极小值点问题,通过与编队及避障控制输入相结合,解决了有目标导向的船舶编队及避障控制问题,并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细微通道内沸腾换热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应用,对其在过载条件下的规律研究成为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过载条件下细微通道内两相流流动特性与换热特性进行了
阴影是得到高质量图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阴影可以为三维场景中的物体的相对何置提供视觉线索,使得整个场景更易于理解,阴影也直接提高了图像的真实感,并且使得创建复杂的光照效果
对飞行器更高、更快、更远的追求一直激励着航空航天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新世纪的军事、民用的需要对航空、航天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的航天飞机由于其发射及维修成本
本论文以甚高分辨率军用侦察卫星为背景,研究基于反作用飞轮与推力器联合控制的快速姿态机动问题,针对反作用飞轮能力受限、推力器控制精度不高的缺点,研究联合控制策略、切
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航空航天制造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复杂结构件加工特征定义适用性差,难以支持不同零件结构及不同工艺水平下复杂结构件数控加工
气动稳定性是衡量压气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发展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对压气机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压气机的稳定性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过去几十年来,从认识失稳机理到工程中的稳定性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是为了研制一种便携式高精度动态压电陶瓷驱动电源。随着压电陶瓷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很多工作场合需要直接将驱动电源内嵌在设备中,这就要求
模块化设计是目前所流行的一种新的设计概念和方法。由于市场对机电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设计方法已难满足,因此出现了模块化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在
本文以火星探测为背景,研究了基于不变流形的小推力地-火轨道转移的优化设计问题。首先将轨道转移分为地球停泊轨道到日-地Halo轨道转移和日-地Halo轨道到日-火Halo轨道转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