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胃6号方治疗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中SonicHedgehog(Shh)关键因子Glil、SUFU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和胃6号方的作用机制,为和胃6号方在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运用中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研究结束后统计,有70例患者按要求完成实验,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口服和胃6号方,对照组予口服胃复春片,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
2.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胃镜像及病理变化情况。
3.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Glil、SUFU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中SonicHedgehog关键因子Glil、SUFU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的变化。
4.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数据。
结果:1.症状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比较,治疗组积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镜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疗效:治疗组萎缩总有效率为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51.43%,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肠化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18%,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上皮内瘤变总有效率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53.85%,具有显著差异(P<0.05);5.胃癌前病变黏膜组织中Glil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Glil的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胃癌前病变黏膜组织中SUFU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SUFU的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胃癌前病变黏膜组织中CyclinD1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CyclinD1的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实验中不良反应观察:其中完成实验的70例患者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1.和胃6号方能改善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像及病理。
2.胃黏膜组织中SonicHedgehog关键因子Glil、CyclinD1表达水平升高及SUFU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PLGC发病的重要因素。
3.和胃6号方能够降低胃黏膜组织中SonicHedgehog关键因子Glil、CyclinD1表达水平,升高SUFU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该方通过调控Gli1、SUFU及CyclinD1的表达水平而起作用。
方法:
1.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患者,研究结束后统计,有70例患者按要求完成实验,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口服和胃6号方,对照组予口服胃复春片,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
2.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胃镜像及病理变化情况。
3.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Glil、SUFU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中SonicHedgehog关键因子Glil、SUFU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的变化。
4.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数据。
结果:1.症状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比较,治疗组积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镜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病理疗效:治疗组萎缩总有效率为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51.43%,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肠化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18%,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上皮内瘤变总有效率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53.85%,具有显著差异(P<0.05);5.胃癌前病变黏膜组织中Glil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Glil的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胃癌前病变黏膜组织中SUFU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SUFU的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胃癌前病变黏膜组织中CyclinD1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CyclinD1的光密度平均值和灰度值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实验中不良反应观察:其中完成实验的70例患者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
1.和胃6号方能改善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像及病理。
2.胃黏膜组织中SonicHedgehog关键因子Glil、CyclinD1表达水平升高及SUFU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PLGC发病的重要因素。
3.和胃6号方能够降低胃黏膜组织中SonicHedgehog关键因子Glil、CyclinD1表达水平,升高SUFU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该方通过调控Gli1、SUFU及CyclinD1的表达水平而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