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粉对戊四唑致痫大鼠惊厥行为的影响及抗痫机制初探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yang_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究羚羊角粉对戊四唑致痫大鼠惊厥行为的影响
  2.初步探讨羚羊角粉对戊四唑致痫大鼠的抗痫机制
  方法:
  选取清洁级Wistar大鼠,采用戊四唑慢性点燃癫痫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六组:正常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羚羊角粉低剂量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丙戊酸钠组灌服丙戊酸钠(120mg/Kg.d)口服液;羚羊角低剂量组灌服配制而成的羚羊角粉(1.1g/Kg.d)药液;羚羊角中剂量组灌服配制而成羚羊角粉(2.7g/Kg.d)药液;羚羊角高剂量组灌服配制而成的羚羊角粉(5.4g/Kg.d)药液;持续灌药28天。停止灌服后,腹腔注射28mg/kg戊四唑溶液观察大鼠并记录惊厥级别、惊厥潜伏期、强直-阵挛潜伏期。取致痫大鼠海马组织,液相荧光-色谱法检测海马组织Glu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NR1蛋白含量,Real-timePCR检测NR1mRNA含量,光镜下进行海马结构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初步探讨羚羊角粉的抗痫机制。
  结果:
  1.羚羊角粉低剂量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惊厥级别均未降低;羚羊角粉低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VPA组较模型组的惊厥潜伏期均有延长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羚羊角粉低剂量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VPA组较模型组的强直阵挛潜伏期均有延长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
  2.(1)海马Glu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Glu水平明显升高(P<0.01),提示惊厥后兴奋性神经递质Glu水平增高。与模型组相比,VPA组、羚羊角粉低剂量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Glu水平显著降低(P<0.01),提示以上治疗均可以不同程度降低惊厥后Glu水平。与VPA组相比,羚羊角粉高剂量组Glu水平升高(P<0.05)。
  (2)NR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提示惊厥后NR1蛋白表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VPA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NR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羚羊角低组NR1蛋白表达水平有下降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PA组相比,羚羊角粉低剂量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NR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
  (3)NR1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R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提示惊厥后NR1mRNA表达增高。与模型组相比,羚羊角粉低剂量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NR1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VPA组NR1mRNA表达水平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PA组比较,羚羊角粉低剂量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组NR1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
  (4)海马形态结构观察:模型组较正常组出现了明显的病变,表现为椎体细胞层次减少,细胞排列稀疏、紊乱,细胞核出现固缩、红染,呈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未见胶质细胞增生。各治疗组较模型组病变减轻,羚羊角粉低剂量组较VPA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病变程度轻,VPA组较羚羊角粉高剂量组病变程度轻,羚羊角粉高剂量组较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病变程度轻。。
  (5)海马CA3区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出现了明显的病变,表现为组织结构疏松明显,神经元细胞核不规则,出现固缩;内质网数量明显减少,可见扩张呈囊性的内质网;线粒体排列疏松,部分肿胀,线粒体嵴消失,呈空泡状;突触结构不完整。VPA组、羚羊角粉低剂量组、羚羊角粉中剂量组、羚羊角粉高剂量组较模型组病变改善。羚羊角低剂量组与VPA组病变程度相当,羚羊角中剂量组与羚羊角高剂量组病变程度相当,羚羊角粉低剂量组和VPA组较羚羊角粉中剂量组和羚羊角粉高剂量组病变程度重。
  结论:
  羚羊角粉具有延长戊四唑致痫大鼠惊厥潜伏期和强直阵挛潜伏期的作用趋势,其抗痫机制可能与羚羊角粉通过减少大鼠海马兴奋性神经递质Glu的大量释放,降低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元异常兴奋,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其他文献
合成气合成乙醇因其原料来源广、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合成途径之一。Rh基催化剂对乙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且反应条件温和,但CO转化率低,且金属Rh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目前,Cu催化剂因廉价、易得和CO转化率高等优点被广泛研究,但是Cu催化剂上C-O键较难断裂,不能为C-C链增长提供必要的CHx,容易形成甲醇。因此,为了提高乙醇的选择性,通过金属助剂和载体改性Cu催化剂,
学位
该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均匀、透明的M掺杂TiO纳米复合薄膜.研究了工艺参数如:加入不同种类及不同量的掺杂金属离子、二氧化硅及聚乙二醇、热处理温度、薄膜厚度等因素的对薄膜的结构和亲水性的影响.用接触角仪对薄膜的亲水性能进行表征.
学位
目的:  通过检测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细胞因子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观察优化后“三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安全性。  方法:  1.细胞因子检测研究中纳入抑郁症患者30例和6名健康志愿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17、IL-2、IL-10)检测。抑郁症患者分别于检测前清晨6:30-7:30空腹抽血5ml,自然放置30分钟后,以3000r/mi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一般资料、肾小球率过滤(GFR)、实验室指标等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探讨影响CKD患者Hcy升高的因素,并对CKD患者及CKD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中西医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CKD患者,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乳腺癌热潮红症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构建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谷维素及维生素B1与谷维素及维生素B1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热潮红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热潮红症患者提供参考,从而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  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通过临床观察和参考文献等,本研究采用分重点、有计划的问卷调查方式,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采集患者的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对CKD5期患者透析前、透析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观察,分析CKD5期患者透析前、透析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总体分布特征,证型分布与原发病、实验室化验指标及透析时间等的关系。以了解CKD5期患者透析前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医药在肾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提供相对客观、准确的依据。  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学位
目的:探究益肾清心、固精化浊法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应用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为进一步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本研究选择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住院治疗确诊为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心肾不交证患者,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采用中西医对照的方法,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其中包含降糖、降压、调脂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具有益肾清心
目的: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为研究对象,以针刺人迎穴为干预手段,探讨针刺在高血压早期,对血压、颈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type1receptor,AT1R)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血管紧
目的  通过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及血肿周围脑组织线粒体形态学、NGB、Cyt-C、Caspase-3、Caspase-9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针刺醒脑开窍主穴"人中、内关"对上述因子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脑出血的现代医学机理。  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4)、模型组(n=24)、穴位组(n=24)、非穴组(n=24)四组,各组再按6h、24h、48h、7
学位
第一部分熄风胶囊/全蝎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评价  目的:  1.熄风胶囊/全蝎对斑马鱼幼鱼死亡率、孵化率及发育形态的影响评价;  2.熄风胶囊/全蝎对斑马鱼幼鱼作用神经元的鉴别。  方法:  1.熄风胶囊/全蝎对斑马鱼幼鱼死亡率、孵化率及发育形态的影响评价:随机选取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受精卵,共设10组,分为空白对照组(WT组)、模型对照组(0.1%DMSO组)、0.1%DMSO+熄风胶囊组(10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