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甜叶菊总异绿原酸提取工艺及饲料添加剂开发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叶菊是甜菊糖的主要来源植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及出口量已居世界第一,但传统的甜菊糖提取工艺产生了大量甜叶菊废渣,废渣的直接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异绿原酸等功能性成分的资源浪费。目前针对绿原酸开发的饲料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行业,但针对异绿原酸开发的养殖投入品依然较少。异绿原酸与绿原酸结构相近,生物活性也类似,如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等,是饲料添加剂产品开发的潜在资源。本文主要从原料来源、质量控制、功能评价三个方面探究甜叶菊总异绿原酸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的可行性,具体内容如下:(1)开发了一种先提取甜叶菊中甜菊糖苷后提取总异绿原酸的提取工艺,为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原料来源提供保障。参照专利方法,将甜叶菊干叶粉末用75-95%的C1-C3的短链醇水溶液60℃热回流提取2次,两次料液比分别为1:8、1:7,提取时间分别为3 h、2 h。合并滤液并低温真空旋蒸干燥成浸膏。浸膏采用乙酸乙酯:水=1:1,料液比1:8.5,常温,液液萃取2次。酯溶层溶液合并经温度60℃,真空度-0.1±0.01Mpa旋转蒸发浓缩至浸膏。浸膏打成粉末状再采用10-30%的C1-C3的短链醇水溶液,料液比1:8.35,55℃,固液萃取1次,可得甜叶菊总异绿原酸7.65g产品浸膏,得率为3.83%。采用HPLC外标法测定所得产品浸膏中总异绿原酸含量为53.28%,总酚酸含量为64.49%。验证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实现甜叶菊中甜菊糖苷和总异绿原酸的同时提取,且产品中总异绿原酸含量较高。(2)建立了甜叶菊总异绿原酸产品HPLC特征图谱,保障了其质量的可控和规范。参照《中国兽药典》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以0.1%三氟乙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330nm,流速1.5m L/min,进样量3μL,成功建立了20批甜叶菊总异绿原酸产品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了7个特征峰,指认异绿原酸A作为参照峰,计算了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结果均在规定值的±0.1%以内,且相对保留时间RSD均小于±0.3%,符合规定要求,可用于对不同生产批次的甜叶菊总异绿原酸产品品质进行快速、有效地质量控制。(3)评价了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抗油脂氧化功效和饲料防霉功效。采用DPPH法、FRAP法、ABTS法评价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chaal烘箱耐热试验法以及检测油脂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评价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抗油脂氧化功效;采用饲料常规试验并用国标法计数饲料中的霉菌总数评价甜叶菊总异绿原酸的饲料防霉功效。结果显示:0.1-1.0 mg/m L的甜叶菊总异绿原酸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在95.2%左右,与VC相当而显著优于没食子酸丙酯;其FRAP和ABTS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7.39 mmol/g和1.42 mmol/g,优于Trolox;最佳添加量0.5‰的甜叶菊总异绿原酸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优于国标规定添加量0.2‰的BHA;0.5‰的甜叶菊总异绿原酸能有效降低饲料中的霉菌总数。此结果表明甜叶菊总异绿原酸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抗油脂氧化功效和饲料防霉功效,在饲料抗氧化剂和防霉剂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渗水、漏水等,如此不但会使资源出现严重浪费,而且还难以全面体现出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真正效果。因此,在具体施工阶段,相关人员应依据过去给排水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并加强各施工环节的监管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整体质量,推动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为保证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需要积极解决存在的各类显著问题,最大限度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此满足人民群众的用水需求。通过分析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基本原则,从根源上注重城市规划统一性,合理设计雨水、污水工程,重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技术的运用,做好给水设计以及科学选用管道材料等,旨在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质量,为相关人员(或
期刊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在猪群中广泛感染,可引起猪的繁殖障碍,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母猪黄体中存在PCV2病原,但其对黄体组织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首先检测了屠宰场卵巢黄体组织中PCV2的感染情况,并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其病理变化;进一步通过分离原代黄体细胞,研究PCV2对细胞增殖、凋亡、激素分泌的影响及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情
学位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饲粮中添加复方刺五加散对其免疫和抗氧化等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接近、健康状况良好的6周龄未经产的昆明(KM)小鼠200只,预饲养1周,预饲养结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0.20%复方刺五加散)组、中剂量(0.35%复方刺五加散)组、高剂量(0.50%复方刺五加散)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1-21天按照添加处理进行饲喂,从第22天起全部饲喂基础日
学位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纯化日粮(Purified diets,PD)和全食日粮(whole foods diets,WFD)对模型动物糖脂代谢影响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探讨在动物模型研究中,纯化日粮模型是否可科学代替全食日粮模型开展糖脂代谢相关研究,为相关动物模型研究中饲料模型的正确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60只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了猪油的纯化日粮组(PD-
学位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猪的肠上皮细胞增生并导致肠黏膜增厚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肠道疾病,该病是集约化养殖场常见疾病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主要养猪国家,对养猪业的危害除偶尔会引起中大猪的急性死亡外,更主要的危害是猪群体中广泛存在的LI慢性感染严重影响了饲料报酬率
学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给排水系统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通过实现给排水系统的高效运作,才能保证其在高层建筑中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理想的供水和排水服务。为更好的促进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后续运行,需要对前期施工建设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促进其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可靠,避免在安装过程中产生显著的问题和隐患。在给排水施工技术应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全过程的管理,重视每一个施工环节和
期刊
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城市建设中的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加,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后续相关功能要求,高层建筑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设计,其中给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点。基于此,文章将围绕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展开分析,通过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给排水设计应满足的功能要求、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问题等分析,进而总结出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以期为更多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回顾性总结5例门诊口服降糖药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治疗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和(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病例资料。随访发现,治疗1个月后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明显改善,3个月时体重、腰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均未出现低血糖发生和胃肠道不良反应,临床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
期刊
钩吻(Gelsemium elegans Benth)是一种剧毒的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其毒性在不同种属间具有差异,《本草纲目》中记载到“人误食其叶者皆致死,而羊食其苗大肥”。钩吻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是吲哚类生物碱,本文针对钩吻中三种主要生物碱---钩吻素子、钩吻素甲和钩吻素己进行研究,系统的阐明钩吻生物碱单体的血浆蛋白结合、组织分布以及体内外代谢情况,为进一步探究钩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