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看《中国文化读本》英译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f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文化类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翻译质量不仅影响文化交流的效果,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对外形象。《中国文化读本》及其英译本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全方位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及译本。对该书的翻译研究有助于为其它文化类文本的翻译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德国,是翻译理论中一个重要流派。本文从凯瑟琳娜·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入手,对《中国文化读本》的原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总体的翻译原则:以信息的准确传递为主,兼顾原文的结构特点和文化内涵。然后,本文从词汇、句法、文化、语篇等层面入手,以莱斯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对部分译文进行解析和点评,认为该书的英译本总体而言准确地传递了原文的关键信息,也尽量兼顾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和形式、结构,考虑到了目标语读者的需求,符合莱斯翻译理论的原则。同时,本文也对该书翻译中的一些处理方式提出了商榷,例如有些章节的删改过度,从而导致了重要信息的遗漏,影响了文化交流效果等。总的来说,该书的英译本是成功的翻译,其翻译策略能为同类文本的翻译起到指导作用。如何更好地运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来指导文化类文本的翻译实践,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索尔·贝娄是一个对美国表面的物质繁荣下的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敏锐观察者,他的观察非常深入和独到。他的所有作品都在重复着一个主题,就是当代美国知识分子,尤其是犹太知识分子
艾迈斯半导体公司艾迈斯半导体宣布推出全球首款高性价比的多通道光谱片上传感器解决方案,为消费和工业应用实现新一代光谱分析仪开辟了道路。采用4.5×4.4mm小型阵列封装,超
对于建构主义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国内外教师对此都做了许多研究,并且写了许多相关的论文。但是,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数教师是将建构主义这个理论应用于英语专业或者是大学英语
1980年津巴布韦共和国独立,中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自此双方务实成果丰硕,中津关系堪称中非团结合作的典范。近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津之间商务往来日益频繁,但却少有研究涉及中津
  朱利安·巴恩斯(1946-)是当今英国重要的小说家之一。《终结的感觉》是巴恩斯倍受关注的作品,也获得2011年布克奖。巴恩斯的小说从始至终贯穿了他卓而不凡的历史见解。而
近年来,越来越多优秀的美国灾难片被引进我国,这些灾难片在我国观众中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我国的灾难片虽然尚且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在观众的意见和拍摄者的努力下也获得了很大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英语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并且自70年代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和文学英语相比,科技英语侧重描述真理,技术过程,技术特性以及其功能
德国功能主义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特定目的的交际行为。在原语文化中特有的功能单元或组件,或在目的文化中用于不同的目的,为了满足目的语需求必须进行改变(Nord,1997:70)。变译理
卡勒德·胡塞尼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至今他发表的三部小说——《追风筝的人》(2003年)、《灿烂千阳》(2007年)和《群山回唱》(2013年),皆以阿富汗为背景,既
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任何语言都与人类的思维紧密相连,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民族。现代俄语词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俄语词汇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