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真正连带债务是由判例学说发展而来的一项民法理论,主要功能在于衡平债权人与债务人及各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公平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研究,有助于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大量出现的债务纠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除引言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基本问题。包括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定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和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价值。通过比较研究,文章指出,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数个债务人基于不同的发生原因,对同一债权人负担相同内容的给付,各债务人各自负担履行全部债务之义务,且因一债务人的履行,债权人的相应债务因目的实现而消灭的债务。第二部分探讨了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类型。文章分别从债务发生原因、联结点及有无终局责任人两个方面,对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类型进行了全面的归纳与分析。第三部分为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法律效果。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法律效果表现在内部与外部两方面。文章认为,外部效力产生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中的一人、数人或全体请求履行,也可以向一个或数个债务人请求履行部分或全部债务。内部效力产生于债务人之间,表现为追偿权产生依据及取得方式。文章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立法宜采赔偿代位制度。第四部分为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立法构建。文章对我国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的现状、司法适用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民法典应规定此项制度,并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