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90年期货交易制度首次进入我国以来,期货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交易者提供套期保值的途径,并指导大宗产品的价格形成,成为我国市场化经济的重要标志。农产品期货作为我国期货发展的起点之一,一方面发挥着期货的功能,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我国宏观经济、市场化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的期货发展受到多方的制约,不能充分的发挥调节国民经济的作用。这一问题,在部分期货品种中反映得尤其严重。 本文截取2004年6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的棉花现货市场的收购价格和期货市场的日收盘数据,借助于VAR和VEC模型对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和我国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VAR模型和Grange因果检验的结果都显示,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期价LNYBOT单向引导国际收购价LCOTLA,而美国国内棉花收购价LUSP单向引导LCOTLA。说明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对国际的棉花现货价格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处于领先的位置。而纽约期货交易所与美国国内棉花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VEC模型得出的结论显示,我国棉花现货价格LCNCB与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LCZCE之间只存在单向引导关系,即棉花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这说明,我国棉花期货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并不处于的领先位置。另外,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LCZCE与国际棉花现货收购价LCOTLA及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LNYBOT存在引导关系。由VEC模型还可以看出,纽约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LNYBOT与我国棉花的现货价格LCNCB之间存在双向的引导关系;相反,国内棉花现货收购价LCNCB与国际收购价LCOTLA之间没有显著的引导关系。 总之,我国棉花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发挥着引导现货市场的作用,同时也受到现货市场价格信息的影响,与国际期货市场联系紧密,但价格发现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仍有很大的改进的余地。缺乏主力投资者的参与、不完善的市场配套服务以及单一的交易品种,这些成为阻碍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问题。大力发展我国的棉花期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完善期货市场,是稳定市场的重要手段,让期货充分发挥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应作为我国发展市场化经济的重要工作。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在我国郑州商品交易所与国际期现货市场之间建立联系,通过数据回归,更加直观的比较国内期货市场与国际先进市场的差距,力图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期货市场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