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公司控制权逐步引起利益相关者的重视,控制权成为直接影响公司运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西方资本市场发展的较早,对公司控制权的相关研究较为深入,同时西方的控制权市场较为成熟,最早有关控制权市场的定义就是由Manne在1965提出的,但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定义是其后辈Jensen and Ruback在1983年的著作中论述的:各类经营队伍为取得目标公司的资源和经营权而发生竞争的地方即“控制权市场”。控制权市场可以帮助替换低效的管理维护股东的利益,当低效管理导致股价下跌时,外来的竞争者将有机会接管公司,而现在在位的管理者将可能因此失去职位。股东利益的保障正是依靠这样的市场运行制约。但这是在西方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的制度条件下得出结论。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开始关注研究中国的控制权市场,这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外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是属于正常市场运营时的交易行为,在控制权市场的作用下,外部各个潜在的竞争者在控制权市场中通过对控制权的争夺,在最终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同时,实现其对目标公司经营业绩的改善,这样便达到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使优质的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充分的运用。但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中国的控制权市场也许不能如西方资本市场一样有效的运行,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行为是多方力量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可能并非简单的优化资源配置的行为,其中也许蕴藏着更多人为操作牟利的因素。而在众多类型的上市公司之中,最受关注的应该是已经受到警告和严格监管的ST公司。在退市的巨大压力的刺激下,其有着强烈的扭亏愿望,而在各种扭亏手段中,利用控制权转移在短时间内获取优质资源,避免退市风险无疑是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因此,相较于正常的上市公司,ST公司的控制权转移应该有着更为复杂因素作用。此外,对于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我国的学者从各个方面已经进行了较为丰富和详实的分析研究,但主要是以剔除了ST公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ST公司的分析研究的相关文章较少。而在ST公司的相关问题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从公司重组绩效、盈余管理、上市公司资源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将ST公司与控制权转移结合起来,分析二者相关联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具有一定的研究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ST公司的控制权转移行为出发,选取ST公司这类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产物,探究ST公司频繁的控制权转移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本文使用规范和实证分析两种方法将相关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实际相结合。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控制权转移活动给公司绩效带来的影响作了简要的概括,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2)对公司绩效有提升或是下降的作用;(3)可以短期提升公司绩效,但效果逐渐下降。接着从控制权市场作用、大股东控制作用、财务指标等角度总结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对控制权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的关于控制权转移的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国外的控制权市场起步较早,现在的发展也较为成熟和有效,相关的理论也较为丰富。中国的控制权市场起步较晚,近些年的发展速度较快,但证券市场相关的体制建设尚不完善,市场投机性氛围比较浓厚的情况下,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也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如“投机重组论”,这对于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上述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分析,本文实证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影响ST公司的控制权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是:(1)控制权市场作用。通过事件分析法研究控制权转移后ST公司绩效改善情况及控制权转移后管理层变动情况;(2)公司股权结构即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是否是影响ST公司控制权转移的重要因素,其中本文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代表股权集中度、以前2-5名股东的持股比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作代表股权制衡度,同时引入流通市值、每股收益、托宾Q值等变量综合分析股权结构对于ST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影响;(3)投机性动机。在分析得到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并不是ST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后,再次分析多次转移控制权与单次转移控制权的ST公司相关指标,判断ST公司控制权转移中投机性动机的强弱,其中对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具体度量:控制权私人收益=(每股交易价格-每股净资产)*转让股数/转让股份的总值,为ST公司控制权转移活动中投机性动机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支持,即ST公司控制权转移活动中控股股东可获得的私人收益水平是普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30倍之多,其中蕴藏的巨大利益诱惑正是中国ST公司频繁转移控制权的真正驱动因素。这也是本文在研究了中国控制权市场作用效果有限、公司股权结构特征不是ST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得到的最终结论:中国证券市场中ST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控股股东强烈的投机性。在投机性分析的回归结果中表明,流通市值的大小成为市场中潜在竞争者考虑是否收购ST公司获取控制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流通市值的大小影响到新控股股东在获取控制权后进行投机性市场炒作所需的资金量,所以流通市值较小的ST公司成为投机者们争夺的对象,回归结果显示出多次转移控制权的ST公司的流通市值显著小于控制权单次转移的ST公司就是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的最好实证结果。同时,多次转移控制权的公司还表现出较强的股权制衡度、较小的每股收益等特点。对于上市资格较为稀缺的中国市场而言,ST公司的“壳资源”无疑会成为影响其控制权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实证部分最后简要的以发生控制权转移和为发生控制权转移的ST公司为研究对象,比较二者的再融资情况,以初步探究“壳资源”是否影响了ST公司的控制权转移。通过上述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的主要研究结论:(1)我国的控制权市场尚未发展成熟,未能发挥改善公司绩效作用,但可适当的替换低效的管理层,控制权市场只是部分地发挥效用;(2)目标公司股权结构对ST公司的控制权转移活动影响甚微,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巨大控制权私人收益下的投机性,通过小流通盘的操作换取控制权转移带来的私人收益;(3)上市公司资源的稀缺性也是影响ST公司控制权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特点表现在:不同于以往研究,以ST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说明这类特殊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活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取样区间设为1998年-2010年以尽可能扩大研究规模。在运用Logit模型分析控制权转移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加入控制权多次转移的公司样本,从投机性的角度分析我国ST公司控制权转移活动,同时结合控制权市场、控制权私人收益度量模型、“壳资源”多角度分析ST控制权转移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