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重要角色,从认知的视角对隐喻翻译过程进行研究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趋势。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国外研究多基于西方亲属语对,缺少对非亲属语对的考察,所以有必要对汉英语对进行隐喻翻译过程研究。本文从认知视角对隐喻翻译策略进行实证研究,比较了三种隐喻翻译策略(M-M,M-P和M-M2)在使用次数和所需认知努力方面的不同,并讨论了隐喻翻译策略所需认知努力对其使用次数的影响。翻译策略为自变量,不同策略的使用次数及其所需认知努力为因变量,其中认知努力通过隐喻翻译的产出时间和有声思维转写行数进行统计。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翻译过程语料库的汉英翻译单位认知研究”(项目编号为15BYY023)的一部分,本研究数据由项目组成员共同搜集。实验受试为15名翻译硕士,均受过一年翻译实践训练。受试按要求将三段(每段80词左右)含有21个隐喻的经济类文本由英语译为汉语。实验过程中使用击键记录程序Translog记录受试整个译文录入过程。受试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共时有声思维(concurrent TAPs),并在翻译完成后接受回顾式访谈。Translog记录隐喻翻译的产出时间,TAPs统计针对隐喻翻译的有声思维转写行数并呈现受试的思维过程,回顾式访谈探究受试选择某种隐喻翻译策略的原因,定性和定量数据互为补充,对研究结果进行多元论证。统计分析主要采用SPSS中的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具体研究发现如下:第一,三种策略在使用次数上有显著性差异。受试在进行英汉隐喻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M-P策略,而非M-M策略。这与基于西方语对的研究结果不同,其原因可能在于隐喻往往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由于汉英语对在文化背景上差异较大,导致源隐喻在目标语中很难找到直接对等。另外,受试在翻译过程中没有参考资料,以及受试给自己施加的时间压力和实验材料的文本类型也对受试选用M-P策略造成了影响。第二,从认知努力角度看,M1-M2和M-P策略所需认知努力比M-M策略多。其中,M1-M2和M-M策略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M-P和M-M策略之间显著性差异不明确。其原因可能在于翻译策略的选择具有过程性,而M1-M2和M-P策略的使用需要经过更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比如M1-M2策略,既需要找到源隐喻意象,还需要提取意象背后的深层意思,进而在目标语中找到语境效果相同的新的隐喻意象。这一系列思维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认知努力的投入。第三,隐喻翻译策略所需认知努力与其使用次数之间没有相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认知努力对使用次数没有任何影响。基于关联理论,本文认为隐喻翻译策略所需认知努力和使用次数之间受寻找“最佳关联”的影响,即如何付出最少的认知努力,达到满足读者期待,实现顺利交际的目的。本研究在理论上论证了隐喻翻译的过程性,有助于认识译者选择隐喻翻译策略的认知加工过程;在方法上运用多元论证,可为提高相关研究设计及结论的效度和信度提供借鉴;在翻译教学上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提供更有效的隐喻翻译指导。本研究存在受试样本小、缺少组间设计以及局限于经济类文本中的隐喻等方面的不足。未来研究可以扩大受试样本,比较职业译者和翻译学习者在隐喻翻译策略选择上的不同,关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隐喻翻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