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语言习得在学术界中是一个热门话题,影响二语习得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个体因素之一,也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和争议的焦点问题。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家Lenneberg (1967)提出的关键期假说。他指出,自然语言习得只能发生自关键期即2岁至青春期。这一假设最初是针对第一语言习得提出来的,后来语言学家把它引入到了第二语言习得(包括外语学习)的研究之中。有些学者认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儿童会比那些比于较晚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成年人更具有优势,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从长远角度来看,过早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儿童并不比那些从青春期开始习得第二语言的学生获得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本论文通过对语言关键期假说对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来探讨年龄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以及探讨是否学习第二语言的起始年龄越小,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就越好。本论文为了探讨第二外语学习年龄在外语学习效果中的作用,在南开大学2008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关于第二外语为英语的外语学习起始年龄与学习效果相关性的研究。作者根据调查问卷在学生中选取适合研究的主体,并根据被测者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将适合研究的主体分为三组。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包括英语语法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测试,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实验的三组被测者英语学习效果并无很大差异,其中任何一组并不比其他两组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本论文提出结论,英语学习起始年龄与学习效果直接并无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