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包囊与微型成球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于药物制剂的新工艺、新技术。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在医药上的应用愈来愈引人注目,尤其是将药物包裹于高分子材料中制备的微球。微球可在体内特异性分布,利用对特定器官、组织的靶向性和药物的缓释性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目前采用合成的或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出了各种微球。聚氨酯(PU)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理可接受性,并且可以保持长期人体植入的稳定性,通过改变分子链中软硬段的组成可以改变聚氨酯的物理化学性能。由于聚氨酯本身的特性,聚氨酯微球作为优良的缓释控释材料,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本论文以聚乙二醇(PEG,Mn=200、400、600)、聚己内酯(PCL)、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等为原料、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扩链剂,通过预聚—扩链—中和—乳化的方法合成了可降解聚氨酯微球。考察了影响可降解聚氨酯微球产品质量的因素,通过IR和SEM对微球进行了表征,找出了合成微球的最适条件。对微球的降解性能、溶胀性能及吸水率进行了考察,60天时,微球约失重38.2%,样品已丧失了完整的原外形,说明合成的聚氨酯微球是可以降解的,微球的溶胀率随着所用有机溶剂的极性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软段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吸水率随着亲水性链段分子量的增大、软段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采用溶剂挥发法的复乳液体系(W1/0/W2)制备了载有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可降解聚氨酯微球,考察了不同的制备工艺对微球形态及粒径的影响,乳化时间一定时,微球粒径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搅拌速度一定时,乳化时间延长,粒径小的微球所占比重增加,且牛血清白蛋白投料比越高,微球粒径越大,当投料比小于10%时,成球率比较低。微球的载药量及包封率随着内水相中牛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内水相中添加一定量的海藻酸钠和CaCl2溶液,可以提高微球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微球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微球的载药量越高,其相对的蛋白释放速度越快,介质的pH值对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相对较小,而在释放介质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药物的释放速度相应加快,温度和湿度对药物的释放率影响不大。本文制备的可降解聚氨酯微球在蛋白药物载体方面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