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低蛋白植物,提高稻米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是育种与栽培专家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专用肥配方”和“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最佳施氮量”研究,并结合课题组“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方法”、“水稻双促调节剂物化产品”等研究成果,集成、组装、配套形成了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从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关键酶及氨基酸代谢关键酶活性等方面探讨了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导致水稻高蛋白高产高必需氨基酸的内在生理生化机理。结果如下:1.在氮、磷、钾养分水平相等的条件下,加施硅锰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处理(N-P-K-O-Si处理)促进了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转运,显著提高了水稻功能叶净光合速率、籽粒产量、糙米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以及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N-P-K-O-Si处理早、晚稻籽粒产量分别比纯化肥处理(N-P-K处理)提高了10.02%和6.16%,糙米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7.55%和5.33%,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了22.20%和20.60%,净收入分别提高了19.45%和26.85%,产投比分别提高了10.51%和14.76%。2.氮中量栽培法可明显提高水稻灌浆前、中期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明显提高水稻灌浆中、后期籽粒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和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促进水稻叶片蔗糖和可溶性糖的合成与转运。氮中量栽培法处理水稻株高、穗长、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和产量最高,产量分别比氮高量栽培法、氮低量栽培法和习惯栽培法处理处理提高了12.02%、8.47%和24.81%。3.氮中量栽培法可明显提高水稻灌浆中、后期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以及水稻灌浆前、中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水稻灌浆中、后期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显著促进水稻氮素的吸收与转运。氮中量栽培法早稻糙米蛋白氮含量分别比氮高量栽培法、氮低量栽培法和习惯栽培法处理处理提高了0.92 g/kg、1.84 g/kg和2.00 g/kg;晚稻糙米蛋白氮含量分别比氮高量栽培法、氮低量栽培法和习惯栽培法处理处理提高了0.30g/kg、3.33 g/kg和3.40 g/kg。氮中量栽培法处理早稻糙米蛋白质产量分别比氮高量栽培法、氮低量栽培法和习惯栽培法处理提高了8.20%、19.25%、26.21%;晚稻分别提高了12.54%、18.32%、45.72%。4.与常规栽培法相比,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能明显促进灌浆中后期饲料稻功能叶和籽粒中谷草转氨酶和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明显提高饲料稻糙米氨基酸、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猪11种必需氨基酸、鸡14种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促进饲料稻功能叶、籽粒中谷草转氨酶和天冬氨酸激酶活性和提高糙米蛋白质产量等指标方面,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比三壮三高栽培法更具有优势。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饲料稻早稻糙米的氨基酸含量比三壮三高栽培法、习惯栽培法分别提高了3.33%和27.88%,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70%和31.17%,猪11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5.03%和34.40%,鸡14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6.78%和29.71%,蛋白氮含量分别提高3.36%和16.97%,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12.73%和40.58%。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饲料稻晚稻糙米氨基酸含量比三壮三高栽培法、习惯栽培法分别提高了4.09%和31.92%,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9.33%和53.97%,猪11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47%和66.36%,鸡14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8.52%和64.68%,蛋白氮含量分别提高3.25%和16.97%,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32.00%和55.09%。5.与常规栽培法相比,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能明显提高灌浆中后期食用稻功能叶和籽粒中谷草转氨酶和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明显提高食用稻糙米氨基酸、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除早稻蛋白质产量外,其他指标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与三壮三高栽培法之间差异不显著。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早稻糙米的氨基酸含量比三壮三高栽培法、常规栽培法分别提高了4.09%和31.92%,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99%和33.06%,蛋白氮含量分别提高了6.76%和27.57%,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了15.72%和38.64%;食用稻晚稻高蛋白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晚稻糙米的氨基酸含量比三壮三高栽培法、常规栽培法分别提高了2.24%和42.98%,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提高了9.20%和58.05%,蛋白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74%和26.06%,蛋白质产量分别提高了2.80%和59.42%。6.饲料稻品种谷草转氨酶和天冬氨酸激酶活性高于食用稻品种;饲料稻品种和食用稻品种功能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天冬氨酸激酶活性在蜡熟期差异显著,籽粒谷草转氨酶活性在蜡熟期和黄熟期差异显著,籽粒天冬氨酸激酶活性在乳熟期和蜡熟期差异极显著。饲料稻品种糙米中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猪11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鸡14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籽粒产量、糙米蛋白氮含量和糙米蛋白质产量与食用稻品种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