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作为严重危害养禽业和人类健康的一类动物传染病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广东地区的两株水禽源H5N1亚型AIV进行了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AIV—Duck-07毒株:EID50、感染鸡的IVPI、21日龄雏鸭的LD50分别为10-7.7/0.1mL、3.0、10-4.1/0.2mL(滴鼻点眼)。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滴鼻点眼途径,100LD50,0.2mL/羽的剂量,对鸭进行攻击时能导致鸭100%(10/10)死亡,MDT为96h;同居鸭只的死亡率也达100%(10/10),MDT为129.6h;感染后24h鸭的喉头、泄殖腔即出现规律的排毒现象。组织嗜性试验结果表明:病毒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的病毒含量有所不同,在肺组织中的病毒含量最高,为5.84±0.761gEID50/0.1mL,其次依次是脑、肝脏、脾脏、肾脏、心脏和法式囊,仅个别鸭可以从小肠中分到病毒,胰脏中分离不到病毒,表明此毒株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且对鸭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
AIV—Goose-07毒株: EID50、感染鸡的IVPI、21日龄雏鹅的LD50分别为10-8.4/0.1mL、3.0、10-4.8/0.2mL(滴鼻点眼)。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经滴鼻点眼途径,100LD50,0.2mL/羽的剂量,对鹅进行攻击时能导致鹅100%(10/10)死亡,MDT为192h;同居鹅只的死亡率也达70%(7/10),MDT为223.2h;感染后96h鹅的喉头、泄殖腔即出现规律的排毒现象。组织嗜性试验结果表明:病毒在脑组织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达6.30±0.761gEID50/0.1mL,其次依次是肺脏、法式囊、脾脏、肾脏、肝脏、胰脏和小肠,心脏中分离不到病毒。结果表明该毒株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且对鹅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两毒株只有在大剂量(50μL106EID50)攻毒的情况下才对小鼠表现一定的致病性。
本研究对三株水禽源H5N1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各毒株的PB2基因长度均为2341nt,含一个完整ORF,长度为2280nt,预计编码757个氨基酸;PB1基因长度均为2341nt,含一个完整ORF,长度为2274nt,预计编码756个氨基酸;HA基因长度均为1779nt,含一个完整ORF,长度为1704nt,预计编码567个氨基酸;NP基因长度均为1565nt,含一个完整ORF,长度为1497nt,预计编码498个氨基酸;NA基因长度均为1398nt,含一个完整ORF,长度为1350nt,预计编码499个氨基酸;M基因长度均为1027nt,其中含两个完整ORF,分别编码252个氨基酸和97个氨基酸;NS基因长度均为875nt,其中含两个完整ORF,分别编码225个氨基酸和121个氨基酸。
研究还发现,三个毒株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均为RERRRKR↓GLF,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HA蛋白均存在8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HA1蛋白的10、11、23、140、165、286位和HA2蛋白的154和213位。HA受体结合位点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仅口袋右缘发生S129L突变。NA颈部缺失20个氨基酸,相应位置糖基化位点也缺失。PB2基因627位都是E,不具有对哺乳动物致病的分子特点。PA基因和NP基因相对保守。M2蛋白的第26、27、30、31位氨基酸分别为L、V、A、S,具有金刚烷胺敏感株的特点。NS1基因在80-84位发生缺失,与2001年后同亚型分离株具有相同特点。遗传衍化分析表明,三个毒株均与近年分离自中国香港、广东、越南等地的H5N1亚型AIV亲缘关系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