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铁列车车载ATC设备是保障地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设备。当车载ATC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能导致列车运行晚点、列车回库检修等情况,给列车的运营造成损失。对地铁列车车载ATC设备的故障进行归纳分析,进而实现故障的自动化诊断和预警,是提高列车运行效率的必要手段。目前,地铁列车车载ATC设备信息记录不规范、监测信号不全面、预警手段欠缺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设计开发信号检测单元的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列车车载ATC设备是保障地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设备。当车载ATC设备发生故障时,可能导致列车运行晚点、列车回库检修等情况,给列车的运营造成损失。对地铁列车车载ATC设备的故障进行归纳分析,进而实现故障的自动化诊断和预警,是提高列车运行效率的必要手段。目前,地铁列车车载ATC设备信息记录不规范、监测信号不全面、预警手段欠缺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设计开发信号检测单元的软件模块。其次,利用历史故障记录表,分析故障类型与故障特征,构建故障数据集,采用GA-PSO算法优化SVM模型,分别建立故障诊断与预警模型。最后,编写故障诊断预警软件平台。论文的具体工作包括:(1)针对监测信号不全面的问题,开发信号检测单元软件模块,实现信号采集、通信、日志存储、异常信号检测、远程登录以及看门狗等功能。同时,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工程专业测试,验证软件程序的实际可用性。(2)针对信息记录不规范的问题,采用结巴分词分析文本信息,建立词汇库。提出以特征词汇的词语逆频率计算权值的方法,获取权值决策表,离散化后获得原数据集,以粗糙集理论中的简单数据分析法约简原数据集。利用原数据集和约简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约简后的数据集减少5个特征项,节约20%左右的训练测试时间,对模型性能稍有提升。(3)针对预警手段欠缺的问题,提出一种GA-PSO算法对SVM进行参数寻优的方法,从而建立故障诊断与预警模型。以SVM中的分类模型SVC实现故障诊断,以回归模型SVR进行预测。基于故障数据集,通过对SVM、PSO-SVM、GA-SVM和GA-PSO-SVM模型训练测试,利用F1-Score和ROC曲线对分类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利用MSE值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估,验证在分类和预测模型上,GA-PSO算法实现了对SVM模型的优化,并且比单一算法的优化效果更好,证明模型的可用性与稳定性。(4)编写故障诊断与预警模型软件平台。利用MATLAB软件编译器将模型转化为C++代码,封装成动态链接库。使用C++MFC框架设计实现了软件的界面编程,通过引用创建的动态链接库,实现故障诊断与预警软件的功能。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A-PSO-SVM模型的方法,分别利用模型中的分类与回归工具,实现车载ATC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警,为地铁列车车载ATC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图45幅,表14个,参考文献67篇。
其他文献
当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逐渐缓和了因城市人口显著增加造成的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建立一个小功率全实物化的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仿真平台来模拟实际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工况和故障情况。这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与新技术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本文调研了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动态模拟仿真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仿真平台的要求,提出了动模仿真系统平台总体布局和结构设计方案,按
地铁凭借着运量大、速度快、正点率高、节省土地等优点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最佳选择之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地铁车辆运营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是保证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目前,地铁车辆大多数采用焊接构架,以达到降低自重的目的,实现轻量化要求。但是在复杂的载荷作用下,焊接接头成为了结构失效的主要区域。如何在保证转向架运用安全的前提下,确定转向架构架合理的检修周期,亦是目前需要
重载货车在我国货运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闸瓦作为制动装置的重要零部件,其磨耗量和发生失效的概率随服役里程的增加而增加,给铁路货车的制动安全性和运输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在货车使用过程中对闸瓦退化失效规律探索,导致现行闸瓦维修策略较为粗放。因此,本文基于现场采集的铁路货车闸瓦磨耗数据,进行退化失效规律研究,并制定集中换修模式下的闸瓦维修策略
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各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共识。但由于城市职住分离的现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潮汐性凸显,潮汐客流在方向上不均衡分布的特征给地铁运营组织带来一些问题。在传统成对列车开行方案下,虽然大客流方向的乘客出行需求得到满足,但会导致小客流方向的运力浪费严重。针对上述运力靡费问题,在考虑线路存车线配备条件的基础上,采取不成对列车开行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运力的浪费,节约
我国是交通大国,铁路货运是我国货物交通运输的大动脉。2020年,我国铁路货运量达到35.8亿吨。全国有近40万辆铁路货车装用转K2/K6型转向架,目前大量的转向架需要进入检修段检修,但在检修过程中发现,弹簧断裂故障占全部故障的38%。由于转向架结构相对复杂,弹簧的拆卸仍然是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危险系数大、工作环境差等问题,亟需提高检修过程的自动化率,提升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本文针对工程中的实际需
有砟轨道具有弹性好、噪音低、后期维护较容易的优点,在我国广泛应用。有砟轨道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道床,道床在线路长期运营中会产生诸如道砟磨耗、破碎、道床不均匀沉降等一系列病害,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和安全,工务部门针对有砟道床病害进行的维修养护作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增加道床的稳定性,减缓不均匀沉降,延长有砟道床的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增加有砟道床力学性能,提升道床
当今,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欧、中亚地区联系日益密切,尤其以中欧、中亚班列为代表,极大推动了中国同欧洲、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大量的贸易需求使我国进口集装箱运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对口岸站集装箱换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口岸站集装箱换装场的设计与仿真进行了研究,以提高换装场的作业能力和换装效率。论文首先总结了我国铁路口岸站的类型、组成、通关模式与作业流程,然后介绍了两种适用于
作为庞大的复杂系统,网络化运营下的地铁系统一旦发生列车运行中断,会严重影响乘客正常出行,引发客流滞留且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达到一定条件时,地铁管理部门会启动地面公交应急接驳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置,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对中断条件下滞留客流情况缺乏精细化把握,应急部门常常难以确保应急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也不利于最大程度保障乘客出行,因此合理估算中断下的滞留客流数量与去向分布,在应急辅助决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
在我国“十三五”期间,轨道交通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环境振动问题日益严峻,而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处周围环境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对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减隔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波阻板(WIB)隔振为出发点,从理论解析与有限元分析两个方面展开,对运行列车引起地面隔振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到的结论如下:1.根据弹性波的传播理论,采用模态分析
车顶高压设备外绝缘污闪问题一直是威胁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的重大隐患,研究并解决车顶高压设备外绝缘污闪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车顶高压设备外绝缘的金属裸露部位加装绝缘护套,以此来延长泄漏电流爬电距离,进而降低设备外绝缘发生污闪的概率。在将此种方案应用于实际时,污闪发生的概率确实大为降低,但绝缘护套内表面会出现灼烧放电问题,此问题威胁着高压设备的安全运行。本文以动车组车顶高压电缆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