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文学传统的现代性创化”为基点讨论屈原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问题,它所指向的是“民族文学的现代化和现代文学的民族化”这一目标。产生于“轴心时代”的《楚辞》是中国文学的“元典”,它在艺术与精神两个层面为现代文学提供了意义和价值,而这些意义和价值是在话语间、文本间、主体间的交互、对话与修辞中生成的,这也使得屈原在现代文学中的“在场”是一种心理原型、卡里斯玛典型和文化“兴象”。文章据此展开了对中心主题的论述:20世纪初,中国文学在观念和创作中萌生了现代性变革。刘师培、王国维、鲁迅、梁启超等人的屈骚批评结合西方美学思想和楚辞艺术特征,强调了文学的“想象”、“情感”、“个性”、“自由”、“浪漫精神”等“审美”特质,促进了现代文学范畴的创出。世纪初作家怀着屈原式的忧愤与感伤,在诗歌和小说中来表达现代性的体验、展开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和张扬现代个性意识和自我情感。融合屈原与现代的理论与创作诱发了“五四”新文学的全面展开。在“五四”新文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屈原更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的质素。新文学的理论倡导与开创实践经历了从“白话文——思想革命”到“自由诗——个性解放”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新文学倡导者卓有成效地涵化了屈原的诗学精神。新诗的创作经历了从创造社——新月派——现代派的流变,在从“诗形的建构”到“诗质的探寻”、从浪漫主义到象征主义的发展中,屈骚的形式、语体、意象和审美风范、主体精神被现代诗人导入创作实践中,支援了新诗的建设。以鲁迅、郁达夫、茅盾、沈从文等作家为代表的现代小说创作与屈原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吸取了屈原的原型意象、表现手法和诗性思维艺术,二是感发了屈原的忧患精神、孤独意识、彷徨心态、流亡体验、眷恋情怀。在三四十年代文学的转型与整合实践中,屈原中成为的一种时代话语、文学事件和精神现象。它从政治、文化、艺术、思想、学术等层面揭示了救亡时代文学的发展趋向和历史图景。这个时期关于屈原的评述与论争,已经超越了学术研究的层面,不但成为文学思潮发展的表征,也成为一种文化政治——体现了国共两党在文化战线上的领导权斗争和文艺发展的历史趋向。在文学创作中,现代作家塑造了许多屈原式的民族精魂,作品中弥漫着强烈的屈原精神,这是现代作家对救亡时代的文学主题的表达与回应。最后,文章以“情感与想象”、“象征与表现”为中心,通过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表现技法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屈骚诗学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建构性作用,从中显现出现代文学根据西方改造传统、根据传统会解西方的“异化”与“归化”的双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