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机体状态下,对胆腑背俞穴(胆俞)、募穴(日月)和下合穴(阳陵泉)的体表红外温度变化进行比较研究,观察胆囊切除术患者胆腑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探讨胆腑背俞穴、募穴和下合穴的红外温度变化是否与胆囊切除相关,以及背俞穴、募穴、下合穴作为特定穴是否具有反映脏腑疾病演变的相关性、特异性及科学性。材料与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慢性胆囊炎等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2例为观察组,健康志愿受试者40例为对照组,共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利用ATIR-M301型非制冷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在环境相对恒定的房间,分别采集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和健康志愿者的红外热图像,然后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自带测温系统,对胆腑背俞穴(胆俞)、募穴(日月)、下合穴(阳陵泉)及腋下的体表区域进行测温,测得腋下和各穴双侧的红外温度,再计算出各穴的相对温度(即同侧经穴红外温度/同侧腋下红外温度),然后分别对组内左右两侧相同经穴的红外温度及组间同侧相同经穴的相对温度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各组内左右两侧相同经穴的红外温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组间同侧相同经穴的相对温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数据都不满足正态性时,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且术前、术后和对照组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分析,之后再进行两两比较的Nemenyi法检验分析。试验结果均采用均值±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若P<0.05则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健康对照组组内左右两侧的日月穴、胆俞穴、阳陵泉穴和腋下的红外温度比较,其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胆囊切除术术前左右两侧的胆俞穴、阳陵泉穴和腋下的红外温度的比较均无差异,而左右两侧的日月穴的红外温度对比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右侧高于左侧的现象;3.观察组胆囊切除术术后左右两侧的胆俞穴、阳陵泉穴和腋下的红外温度比较均无差异,而左右两侧的日月穴的红外温度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右侧高于左侧的现象;4.观察组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组间左右双侧的日月穴、胆俞穴和阳陵泉穴的相对温度均出现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个穴呈现出观察组术前和术后均高于健康对照组;5.观察组自身术前和术后比较,左右两侧的日月穴、胆俞穴和阳陵泉穴的相对温度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个穴均呈现术前高于术后。结论:1.胆俞穴、日月穴和阳陵泉穴分别作为胆腑的俞、募、下合穴,在胆囊发生病变时,其红外温度出现异常升温改变,表明俞、募、下合穴具有反映脏腑病症的经穴病理反应特异性。2.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机体状态下,胆俞穴、日月穴和阳陵泉穴的红外温度出现明显差异性改变,表明胆腑的俞穴、募穴和下合穴的红外温度变化与胆囊切除相关,证明俞、募、下合穴具有反映脏腑疾病演变的相关性和科学性。3.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为临床上胆囊相关疾病的经穴诊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