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刘翔更是这次奥运会赛场上的热门人物。中美媒体对刘翔因伤再次未能进入决赛展开了报道。本文基于中美媒体对2012年刘翔受伤所引起的的一系列的体育新闻报道,通过对其进行批评语篇分析来揭示体育新闻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展现中国形象在中美媒体报道中的不同。 本文以费尔克拉夫的三维理论(three-dimensional mode)为理论框架,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研究工具,对语料进行批评语篇分析。批评性语篇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 CDA,是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有关语篇分析方法的学科。CDA被认为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支,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的特点及其生成的社会历史,揭示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解释这些意识形态存在的社会条件和在权力斗争中的作用。语言学家往往运用 CDA来研究新闻记者的写作意图和记者们对报道本身所持有的观点和看法。 本文从美国几大媒体选取六篇美国有关刘翔的体育新闻语篇,并从中国几大媒体英文版中选取六篇有关刘翔的体育新闻语篇,来进行批评语篇分析和对比研究。本研究拟从描述,阐述和解释三个层面对搜集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在描述阶段,以词汇分类和及物性来分析。在阐述阶段,主要对新闻来源和转述模式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在解释阶段,从社会、文化和经济层面进行分析。结合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发现并揭示新闻语篇中潜在的意识形态。 研究表明,费尔克拉夫的三维理论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在对体育新闻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中是很有效的分析方法。中国媒体对刘翔失利与伦敦奥运会一事给予客观的评价,肯定了刘翔不懈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美国媒体则进行了负面报道,给读者一种误导。体育新闻并非完全中立客观的报道,其语言形式和语篇结果的选择都是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的产物。两个国家在对刘翔事件的报道描述和阐述方面有很多不同,揭示了体育新闻不仅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这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