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 nasutus)曾一度被认为已经从中国灭绝,直到2006年才在广西被再次发现,因此对东黑冠长臂猿的行为生态学的知识知之甚少。本文从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在广西靖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自治区级保护区(E:106°29.80’-106°30.54’,N:22°55.00’-22°55.34’)对三群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行为进行研究,探讨鸣叫的一般特性、功能和影响因子。主要所采用的方法和结果如下:(1)利用Sony TC-D5 Pro2录音机对东黑冠长臂猿鸣叫进行录音,对录音效果好声音用Signal/RTS 4.0软件进行声谱分析。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叫声的频率高,已经达到达到甚至超过了4千赫兹。雄性的鸣叫声主要由1至15个简单的重复音节和2至7个调节音节组成;雌性长臂猿一般只会发出一种类型的声音,即固定而刻板的激动鸣叫。两者互相配合组成结构复杂的二重唱,如果雌性不发出激动鸣叫,鸣叫将变成雄性的独唱。二重唱通常由成年雄性发起,并占主导地位,最后一般由雄性结束。(2)在228天的监测中,采用全事件记录法收集当天日出时间、鸣叫的群体、鸣叫点位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激动鸣叫时间等数据。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倾向于在早晨鸣叫,有91.4%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前半小时至日出后3小时之间,其中53.1%的鸣叫发生在日出后1小时内。平均每个群体的鸣叫频次为69.7%;若发生鸣叫,一个群体平均每天鸣叫1.24次,鸣叫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8.3分。一次二重唱中,雌性平均激动鸣叫4.4次。群体间在鸣叫持续时间上未表现出差异,但鸣叫频次和雌性激动鸣叫频次表现出了显著差异。(3)通过对相邻群体间鸣叫行为的分析,结果发现相邻群体倾向于不在同一天鸣叫。但如果在同一天鸣叫,只要相邻群体的距离相对较近,先叫的群体会引起相邻的群体后叫。这说明东黑冠长臂猿的鸣叫具有调节空间距离的功能,但更多的时候仅仅表明一个群体的存在。同时采用全事件记录法记录相邻群体间相距300米以内行为,结果表明群体间极易会发生领域冲突,且冲突过程中极易引起雌性的激动鸣叫。(4)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取食行为。结果表明东黑冠长臂猿倾向于果食性,其食物组成中果实占到54.2%,叶和芽各占18.8%和16.8%,动物性食物占5.6%,花和其他共占4.5%。且食性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鸣叫的频次和激动鸣叫的频次也会随着食性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叶食性季节的鸣叫频次和激动鸣叫频次明显的低于果食性季节鸣叫频次和激动鸣叫频次,这说明鸣叫行为具有防护食物资源的功能。(5)收集鸣叫时的天气状况,通过分析不同气象因子下鸣叫行为的差异,结果发现除温度外,降雨、雾天和风对倾向于早晨鸣叫的东黑冠长臂猿鸣叫行为存在影响。光照因子对长臂猿的鸣叫行为有一定的影响,长臂猿在雾天鸣叫的起始时间延后;降雨对鸣叫具有抑制作用,致使鸣叫的起始时间延后和持续时间的缩短;风对鸣叫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