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的重点,并成为人类的健康的最大威胁,而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率始终位居前列,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AMI)及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on 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AMI),其中以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所导致的病死率最高。随着我国急救系统的建立、健全和发展,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得到专业急救医师的救治、抢救和转送,使患者现场或转送过程中猝死机率明显降低。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reatment)目前被公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的基础治疗,而不同试验均已证实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在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方面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且未见增加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但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系统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应用很少,其疗效评价也少有报导。本试验意在观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其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以更好的指导院前急救工作中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经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院前急救科救治转送的患者,依临床症状、心电图等初步诊断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1例(男17例,女24例),依据急救心电图改变定位前壁心梗17例(转运途中死亡2例),下壁心梗15例(1例转运途中死亡),前间壁心梗2例,侧壁心梗3例,广泛前壁心梗4例(3例发病现场死亡)。随机将所有接诊患者分为试验组19例(男8,女11)和对照组22例(男9,女13),其中试验组中2例患者于发病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者于转运途中抢救无效死亡,对照组1例患者于发病现场抢救无效死亡,2例患者于转运途中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成功救治、转送至医院,并于入院后经心肌酶学检查及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最终选取成功救治并转运至医院的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前壁心梗15例,下壁心梗14例,前间壁心梗2例,侧壁心梗3例,广泛前壁心梗1例,最终分组为情况为试验组(男7例,女9例)和对照组(男9例,女10例)。对所有接诊初步诊断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现场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镇痛、防治心律失常、根据合并症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等常规急救治疗并立即转运至可行冠脉造影及PCI的医院;对试验组患者同时立即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600mg嚼服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患者转运至医院后立即应用相同方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两组患者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差异时间为20~53分钟,平均35.5分钟。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抗凝、稳定斑块、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等治疗。患者自发病至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时间为45~73分钟,平均60分钟,两组间比较无差异。记录所有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等)、既往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冠脉造影结果(病变血管位置及支数等),用Gensini积分方法进行评定。近期心血管事件定义为住院后2周内复发性心绞痛,急性心梗,心律失常,脑卒中,心源性死亡情况,其中临床死亡为终点事件。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黑便,致命性出血等。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数据,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有无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有无差异。结果:本试验中所有经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院前急救科接诊、救治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3例患者急救现场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及3例患者转送途中突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得到成功急救处理并安全转送至医院接受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稳定斑块、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和既往基础用药情况、病变冠脉血管位置、支数及Gensini积分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减少,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3例,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发生11例,发生率为57.89%,两者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相似,试验组胃肠道不适6例,发生率37.50%,黑便3例,发生率18.75%;对照组胃肠道不适7例,发生率36.84%,黑便3例,发生率15.79%,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可明显减少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且未见明显增加致命性出血、胃肠道不适、黑便等不良反应。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
由于存在环切缘阳性的风险,因此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是先进行长程新辅助放化疗( neoad juvant ra-diochemotherapy,neoCRT),放疗结束后8~12周再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to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口的老龄化、外伤的增多,环境污染的加重,还有部分抗生素及激素药物的滥用,使得脓毒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的创伤、休克、感染、外科大手术均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3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采取相应的
第一部分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4小时内发病,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42例,
利用重力沉降、SEM、粒径分布和正交试验研究了SiO2胶体电解液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阴离子分散剂A的质量分数在0.005%~0.1%时对气相SiO2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增加搅拌速率
智能照明系统有智能和人工两种使用方式。在智能方式下,环境光线强(白天)时系统不开启照明,环境光线弱(夜晚)时系统自动开启照明;在人工方式下,可使用"开"、"关"按钮控制系统
目的比较PICCO容量监测指导下与CVP压力监测指导下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疗效。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住EICU的4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
:随着晋江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有限的土地供给与无限的用地需求之间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的发展逐渐面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问题。土地是一种不可移动的稀
阐述凌源市雾霾天气对温室蔬菜生产的危害,提出雾霾天气时温室蔬菜管理建议,以及雾霾天气时冬季蔬菜预防措施。
BPI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是一种帮助企业在业务流程操作上获得重大改进的系统方法.由于融合了系统分析方法、现代分析软件和相关网络技术,BPI的应用非常广泛.文章探讨了BPI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