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以谋求经济发展,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压力的缓解效应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从服务业占全球FDI总存量的变化趋势和我国引入服务业外资的比例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乃至全球的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已经发生显著的转移———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根据2013年数据来看,我国服务业吸收并实际使用外资量已经首次超过制造业。服务业是我国投资的热点行业,又是吸纳就业的主导产业,研究我国利用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服务业就业产生效应,以及通过怎样的机制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效应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金融行业作为服务业代表行业的案例分析方法,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引入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主要核心内容如下:首先对本文的研究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FDI和就业关系的理论综述作出了阐述;其次详细介绍了中国服务业引进FDI的历程、现状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加之中国服务业就业现状分析,作为本文核心内容的切入点;然后对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剖析。先用定性研究的手段分析了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机制,后用建立模型的定量分析手段对上述分析结果作出了验证,得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确实对我国服务业就业有着积极的正效应;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给出了本文的结论和中国服务业引进FDI存在的问题及引进FDI促进中国服务业就业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