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清礼制“昭穆”问题初探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昭穆制度是我国宗法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昭穆父子相继的统序结构在是宗庙祭祀、皇权尊统传承的重要理据。宗周之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建立而成。汉代经学昌盛,行君臣以义合之法式,通过各式仪文、制度、器物来呈现其礼秩文化。汉唐时以注疏为主,昭穆亲尊礼义尚包含其中,运用昭穆制度时,恩义并重。但是对于非父子承统的特殊继嗣情形下,学者们并没有达到共识。本文礼用现有的文献资料,引宋、明、清三代的宗庙支子祭祀礼例作为辅证,条分缕析地探讨时人对于非昭穆的叔父昆弟相继的态度观点,及其流变原因。宋代在理学天理观念的笼罩下,名分纲纪之说兴起,皇权独尊的理念为之兴起,一时成为宗法关系的准则。而宗庙中的尊统也一下跃居到亲统之上,皇权独尊成为礼学家们对服制的解读,君臣关系转而变为以道合。以司马光为首的尊尊礼臣有权势也有天理之道统,故而在濮议中取得了胜利,英宗以嗣子身份继为大统,“为人后者为之子”的礼学观念在昭穆制度划分中得以实现。在这种前提下,兄弟异昭穆,亲服屈就之。至于明代,帝王对权柄的管束愈发严苛,设内阁而奈臣实权,且宋理学渐而过渡向明心学,亲统一时跃居尊统之上。明世宗提出的继统不继嗣成为了后世礼学家分别尊亲二统的门径。清人长于典章制度,对丧服、祭礼考证之下,以“间代立后”之史实,松散了为后与为子的必然联系。以礼例为据,证明亲尊二统相与为重,跻僖公于闵公上是逆祀而非逆昭穆。打破三纲独尊的旧说。指出尊尊乃是尊受重者,而非使昭穆礼制中亲服得伸。凌廷堪将礼秩拉回西周封建时期,寻根溯源把握亲亲尊尊的伦理结构,使礼意变回伦理的双向互动。随着乾嘉学者的考证,“臣子一例”施为骤然而止,本宗服制进而扩增,君臣伦与父子伦分立而存,虽“父子之名不可易,君臣之分不迭居”,却也不再假义以夺情。亲亲尊尊的礼学观点之所以会产生变化,从内部来看,可以归结为经义在阐述过程中内部矛盾的自我调和,以及随时而变的礼义体系的自觉损益;在外部来看,则可以视作礼学家们在实现政治理想时,对现实政治环境、时代民俗,学风嬗变的适应与思想回馈。在这种多重因素的积极互动下,亲尊二统逐渐脱离了形而上的精神权威,走向具有现代化的实用转型。
其他文献
按照中国文学的传统,游记是古代文人游历山川之后抒发情怀的文字。翻译游记类的作品,译者可以跟随作者体验当地的生活,感受当地的人文。对于外语人来说,翻译本国或其他国家的
唐君毅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文化意识宇宙中的巨人”。唐君毅的哲学视野开阔,思想精深,对中国佛教思想的阐释是其思想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唐君毅晚年的著
郑乃珖是当代工笔花鸟画领域的杰出代表,其作品在题材、构图、设色、等很多方面,均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方式和绘画风格,尤其是在绘画题材方面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本篇论文分为
医疗侵权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直接关系诉讼双方当事人的胜负结果或不利负担。我国侵权责任法实行过错责任原则为主、附条件推定过错为补充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意味着患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是感染犬科类动物的重要病原之一。犬感染CPV后引发严重的腹泻,并伴随出现食欲减弱、呕吐、发烧和白细胞减
侵占罪入刑二十余年来,在司法实践中遭遇了难以适用的困境,各地法院或因对保管物、遗忘物及埋藏物的理解偏差而不予认定为侵占行为,或因证据不足、被控诉人下落不明等法定事
押衙是唐代方镇使府重要的武职僚佐之一。文章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敦煌文书中关于押衙的文书以及传统史料中押衙的记载,对押衙的设置、职能、以及社会属性等问题进行
The Crest of the Continent(《大陆之巅》)是美国著名自然学家、作家和探险家恩斯特·英格索尔的作品,是作者在落基山脉探险游历时对各方面的考察记录。该书篇幅较长,内容涵
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近年来发展成为人类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可以由很多原因导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最终都是发生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
阴阳在中国思想文化中是一个极为基础且十分关键的概念,这一主题可涵盖的范围很大,内容也多而杂。本文以《礼记》及其历代注疏为文本考察中国古代礼仪中的阴阳分类,是在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