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根据流行病学显示,在人群中随机抽查,经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可能性为19%—67%,而发现甲状腺癌的可能性为5%—10%,并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超声检查逐渐变为例行检查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识别方法,但不同超声医生的知识不同,故不同结节描述也不同,影响了甲状腺科医生对甲状腺结节的判断。为了让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描述可以有一个一致的标准,让甲状腺科大夫更准确的判断甲状腺结节的信息,更好地治疗甲状腺结节,2009年Horvath等借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超声分级诊断标准,同样给甲状腺结节的超声描述制定了一个标准,即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级。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特征多变,良恶性病灶之间存在相似的二维声像图特征,而且不同超声医生诊断经验不同,对同一病灶可能给予不同分级。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是一种可以直观定量测得组织硬度数值的新的超声诊断技术。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TI—RADS分级、剪切波弹性成像各自在区分良性和恶性甲状腺结节时是否有诊断价值,并探索一种将SWE与TI-RADS联合的调整方法,以进一步提高TI-RADS分级诊断价值,看是否有助于减少TI—RADS分级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时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与病理结果尽量一致,更准确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信息。资料与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对象是128例患者从2013年6月到2013年12月行超声体检发现了甲状腺病灶,每位患者均行手术获得病理结果,82例女性患者,46例男性患者,年龄17—78岁,平均(38.2±18.3)岁,,病灶最大径3—31mm,平均(13.02±6.54)mm。所有结节术前均采用Horvath等提出的TI—RAD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评价,术后与病理结果对照。为了更好地与病理结果对照,本研究仅入选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为3—5级,灰阶超声表现为单发实性结节,故总共128个病灶。将TI—RADS分级与病理结果比较,画出ROC曲线以AUC来评估TI—RADS分级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性和恶性是否有价值。2.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中的128例患者,128个病灶术前及35例正常对照组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得到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杨氏模量平均值,与病理结果对照画出ROC曲线,以AUC来评估杨氏模量平均值是否对甲状腺结节良性和恶性有价值,并得出划分甲状腺结节良性和恶性界点值。3.参考本研究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获得的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性和恶性的分界值,对于当SWE杨氏模量平均值>参考界值时,TI—RADS分级为3级的结节上升至4a级, TI—RADS分级为4a级的结节上升至4b级;当SWE杨氏模量平均值≤参考界值时,TI—RADS分级为4b级的结节下降至4a级;对于TI—RADS分级为5级的结节不做调整。与病理结果对照画出ROC曲线,根据AUC的不同,通过Z检验,比较结合SWE后改良的TI—RADS分级与原T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1.128个甲状腺结节中,73个恶性结节中甲状腺乳头状癌55个,微小乳头状癌18个;55良性结节中结甲36个,甲状腺腺瘤19个。根据TI—RADS分级与病理结果对照绘制ROC曲线,AUC为0.866,敏感度为83.6%,特异度为82%。2.良性结节组、恶性结节组及正常甲状腺对照组的杨氏模量平均值分别是(23.92±15.5)Kpa、(80.47±29.39)Kpa和(16.34±4.77)Kp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杨氏模量平均值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AUC为0.89,以杨氏模量平均值52.85kPa为界点,其诊断敏感度为95.9%,特异度为71.7%。3.根据改良TI—RADS分级与病理结果对照画出ROC曲线,AUC为0.931,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92.7%。经Z检验,改良后的TI—RADS分级与原TI—RADS分级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TI—RADS分级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通过超声报告直观地看出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并且进一步指导了临床医师下一步对甲状腺结节作何治疗。2.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以以具体的数值来反应甲状腺组织的硬度,测得的杨氏模量平均值可以帮助区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3.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TI—RADS分级诊断标准对区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诊断价值高于原TI—RADS分级,减少了TI—RADS分级中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率,更加提高了TI—RADS分级对临床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