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是城市物质空间中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活动日益丰富。而由于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所带来的机动化的交通出行方式也为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市借助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契机,加快了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的进程。而随着奥运的结束,北京市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与管理以及对于残障人群的关注度上没能继续发展和完善,使很多设施闲置浪费,也给残障人群的生活造成了不便。现有关于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的研究多是从城市交通以及具体设施设计的角度进行,城市规划领域鲜有研究。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以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为研究对象,为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做出积极的探索。本文从调查北京市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现状入手,一方面对北京市区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进行大范围的抽样调查,了解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具体设施进行分类、分级统计,使问题能够量化,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另一方面,对使用人群展开问卷调查。了解使用人群日常出行的特征及对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感受。面对调研中所存在的纷繁的现象和问题,为保持从城市宏观层面来审视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本文首先根据使用人群的出行规律,将使用人群的出行划分为步行出行阶段和搭乘交通工具出行阶段。通过对使用人群在这两个阶段出行特征的整理和思考,从宏观角度提出要综合把握使用人群在城市不同功能区域内对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的配置和设计要求,节约资源、优化配置,使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考虑为保证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的系统完整性和连续性,将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按照步行使用和搭乘交通工具划分为两个子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出造成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连续性问题的本质原因,并基于这些原因,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对策和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