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往往局限于译者该如何忠实原作,较多地关注“怎么译”,“译文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忽视、压抑了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把译者比作“仆人”、“奴隶”、“传声筒”等。作者是原作意义的主宰,拥有绝对的权威,而译者只能对作者和原文亦步亦趋,不能享有任何自主性。究其根源,是因为传统翻译观认为文本有确切的意义,“忠实”则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基本准则,并以二元对立的模式来看待作者与译者,原作与译文的关系。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解构主义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以拆解结构、瓦解系统、消除中心为特征,它要求打破结构的封闭性,消除逻各斯中心主义,否定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确定性,强调事物的差异性和流动性。当这些观念引入翻译研究后,传统翻译理论中业已形成的观点与认识都被彻底颠覆了,同时解构主义翻译观也赋予译者以新的视角去审视自身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本文主要探讨解构主义翻译观中的译者主体性,本文首先结合前人的观点概括译者主体性的定义,并指出译者是翻译实践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从文本选择,到理解,再到表达,整个过程都依赖译者主观能动性。其次对比解构主义翻译观与传统翻译观中对译者身份的定位,并揭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再者本文分别系统介绍了了本雅明、德里达、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以及他们对译者的启示。这三位解构主义大师分别从哲学、语言学、文化的角度解构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观、否定作者与译者、原作与译文的对立关系,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理论支撑。最后本文辩证认识解构主义翻译观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解构主义翻译观解除了传统译论强加在译者身上的各种束缚,提升了译者的地位,赋予译者创造空间,同时也开拓了译者视野,重新审视翻译的目的。不过,它对译者也有消极影响,解构主义对翻译的探讨只停留在语言层面,缺乏实践指导性,同时过分地夸大译者的主体性,忽视了限制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