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探索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ua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脓毒症(Sepsis)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进一步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目前,由于脓毒症没有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只能通过疑似感染患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评分来识别,给脓毒症病人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的研究均造成了不小的阻碍。本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重症监护室中脓毒症患者和非脓毒症患者血浆和尿液的代谢谱差异,筛选、鉴定出了两组之间6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与脓毒症患者体内代谢通路的改变相关。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寻找传统生理指标和潜在生物标志物中的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建立Lasso回归预测模型评估它们的诊断能力,并进行了验证。根据脓毒症病人是否发生休克,将脓毒症病人分成脓毒症休克组和未休克组2个亚组,研究脓毒症休克组和未休克组患者之间的代谢谱差异,寻找可以区分脓毒症休克组和未休克组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根据脓毒症病人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成对照组和万古霉素组,通过代谢组学建立适当的实验流程,寻找可以评估万古霉素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并基于该流程采用同样的代谢组学方法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UC模型中寻找可以评估美沙拉嗪效的生物标志物,以验证该实验流程的可行性,帮助医生更加合理的使用药物。研究内容和结果:(1)收集记录重症监护室中脓毒症和对照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生理指标,评估病人的临床评分。结果表明,两组间年龄、性别比例、住院时间和重症监护室时长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常见的生理指标中,呼吸频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组中明显上升,Ca2+和p H在脓毒症组中明显下降,说明脓毒症组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酸中毒、低钙血症和炎症。脓毒症组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score)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脓毒症组的病情与对照组相比较重,预后较差。基于UPLC-Q-TOF/MS技术研究了脓毒症患者的血浆代谢组学和脂质组学以及尿液的代谢组学,从血浆和尿液中分别筛选出了55个血浆潜在生物标志物和11个尿液潜在生物标志物,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7条代谢通路,其中色氨酸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受脓毒症的影响最大。(2)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在传统生理指标中发现了5个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在潜在生物标志物中发现了10个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分别建立了Lasso回归模型来评估他们的诊断能力。在Lasso回归预测模型中,传统生理指标的Lasso回归模型的AUC值是0.968,95%CI是0.934-1.000,敏感性是80.6%,特异性是100%。潜在生物标志物的Lasso回归模型的AUC值是0.986,95%CI是0.963-1.000,敏感性是100%,特异性是93.3%。潜在生物标志物比传统生理指标的Lasso回归预测模型具备更好的诊断能力。为了进一步增加模型的诊断能力,我们结合传统生理指标和潜在生物标志物建立Lasso回归预测模型,该Lasso回归模型的AUC值是1.000,95%CI是1.000-1.000,敏感性是100%,特异性是100%,优于传统生理指标和潜在生物标志物各自建立结合的Lasso回归模型。最后,经过多次组内验证,发现传统生理指标与潜在生物标志物结合的Lasso回归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均>0.95,说明该预测模型比较可靠。(3)根据脓毒症病人是否发生休克,将脓毒症病人分成休克组和未休克组2个亚组进行研究。收集记录的脓毒症患者信息,对比两组间基本信息、生理指标和临床评分变化。结果表明,在休克组生理指标中,肺泡—动脉氧分压明显高于未休克组,休克组的临床评分q SOFA、SOFA和APACHE-Ⅱ显著高于未休克组,说明脓毒症休克组的病情和预后情况比未休克组差,由于出现休克,脓毒症休克组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显著低于未休克组。在血浆代谢组学中发现了差异代谢物PE-Cer(d16:1(4E)/19:0)在非休克组显著高于休克组,该代谢物与q SOFA评分显著相关(P<0.05)。通过ROC分析,PE-Cer(d16:1(4E)/19:0)的AUC值是0.9471,95%CI是0.8613-1.000,敏感性是100%,特异性是90.48%,可以用于预测脓毒症休克。(4)根据脓毒症病人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成对照组和万古霉素组,记录生理指标和临床评分,通过尿液代谢组学建立适当的实验流程,寻找可以评估万古霉素疗效的生物标志物。在万古霉素组中尿素和APACHE-Ⅱ相对于对照组显著上升,该现象说明万古霉素组的病情更加严重。虽然未能找到可以评估万古霉素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但是建立了通过代谢组寻找炎症性疾病药物疗效生物标志物的实验流程,并基于该流程采用同样的代谢组学方法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UC模型中找到4个可以评估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生物标志物。说明该实验流程具备可行性,未来可能可以通过代谢组学寻找更多炎症性疾病的药物疗效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更加合理的使用药物。总结和展望:本文基于代谢组学找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利用Lasso回归模型结合传统生理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对脓毒症的诊断能力。对脓毒症休克组和未休克组2个亚组进行的代谢组学找到了具备较好的诊断能力的潜在生物标志物PE-Cer(d16:1(4E)/19:0)。最后建立了通过代谢组寻找炎症性疾病药物疗效生物标志物的实验流程,验证后发现该实验流程具备可行性。但本课题纳入的研究对象偏少,未来应该进行更大规模的实验以进一步验证脓毒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在亚组研究中,未来可以扩大实验规模,延长观察时间,收集更多时间点的样品,以期寻找到合适的生物标志物诊断脓毒症休克。对于代谢组学寻找炎症性疾病药物疗效生物标志物的实验流程,未来可以收集更多炎症性疾病的相关样品以进一步验证该实验流程,寻找更多炎症性疾病的药物疗效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从4株产风味乳酸菌中筛选出了两株具备果胶酶活力的乳酸菌,研究在自然菌种保留的条件下,接种乳酸菌发酵改善咖啡风味。从体系p H及咖啡豆宏观状态、体系微生物的种群变化研究了接种乳酸菌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不同发酵所得的生豆和烘焙豆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以及杯测萃取液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再由专业感官评价人员依照咖啡SCAA国际标准杯测方法进行感官评价,评判本研究中的接种两
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基本特性,各领域学者相继提出许多社区发现算法,如何有效地提取复杂网络中点和边的表达信息是这类算法的主要目标。谱聚类方法是其中一类经典的算法,与其他社区发现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数理逻辑严密、适用于高维数据、能在任意概率分布的数据集上聚类且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的优点。但是谱聚类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该算法需要人为主动指定社区个数,现有的社区个数检测方法在社区结构不明显时无法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的迅猛发展和视频设备的日益改善,以网络视频为代表的文娱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视频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信息载体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青睐。但与此同时,人们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视频信息过载”难题。为了帮助用户在海量视频中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视频,推荐系统应运而生。推荐系统的核心是推荐算法,以协同过滤为代表的传统推荐算法无论是在研究中还是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这些传统推荐算法
L型半胱氨酸在医药、日化和食品等方面有着广泛地应用,过量的半胱氨酸可引起神经元损伤,其含量的异常可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包括肝损害,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其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大小是临床诊断的指标之一。因此,开发一种方便、灵敏、能快速检测半胱氨酸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IL-53(Fe)构建了半胱氨酸电化学传感器,以期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与分析。从材料的制备、复合材料的选定、
氮化镓(GaN)材料具有宽带隙、高击穿电场、高电子迁移率和高热导率等诸多优势,在射频和大功率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基于AlGaN/GaN异质结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是GaN基器件的杰出代表,被广泛应用于雷达、5G通信、航空和航天等领域。AlGaN/GaN HEMT器件被广泛使用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种场景,但器件的可靠性问题依然制约着其未来的发展,其中射频过激励(RF)应力和低温下变温特性对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服务重要的空间载体,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游憩的场所。目前我国有些城市公园建设在总体定位、功能布局、文化延续、生态恢复与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归结为设计任务书制订过程中缺乏严谨的论证。在此背景下,以研究更科学搜寻设计问题,更合理地制订设计任务书为目标的风景园林策划非常有必要。但是,风景园林策划的概念还未获得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主要是从相近学科和相关理
近年来,我国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简写PCCP)发展迅速,截止2021年,我国PCCP输水管道运营里程已居世界首位。管线迁改工程涉及复杂的既有结构-土体的相互作用问题,管线基坑开挖重复扰动,极易造成既有PCCP管道变形过大,而PCCP管道服役期间对其结构变形的要求高,且承插口受到外力影响的敏感度也相应增加,稍有不慎则会引起结构损伤
在传感元件的基片表面成型微结构能有效提高其灵敏度等性能。本文采用单螺杆混炼挤出制备热塑性聚氨酯/短切碳纤维/碳纳米管(TPU/SCF-CNT)导电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电导率和柔软性等性能。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TPU/SCF-CNT复合材料复制物,其表面上具有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采用复合材料复制物和相应的平整片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封装制备传感元件。研究倒金字塔微结构阵列、复合材料柔软性和倒金字塔微结构基片
乳腺癌具有高度的瘤间和瘤内异质性,对临床诊断分型和治疗效果评估提出巨大挑战。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为研究乳腺癌的肿瘤异质性,耐药发生机制,免疫微环境可塑性以及提出新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可能。然而目前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对乳腺癌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以及基因表达异质性,对于乳腺癌的亚克隆肿瘤进化模式与异质性等研究仍不全面深入。本研究旨在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揭示乳腺癌的亚克隆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