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下羌族的文化表象与真实性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shui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旅游目前还属于大众型旅游,游客多跟随旅行团,去享受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一切:宾馆、舒适的环境和观赏表演等。但是中国的旅游发展到目前为止,笔者认为,已经开始向小众型,甚至个人旅游开始过渡。因此,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奔向充满浪漫色彩的少数民族地区,去感受他们的生活。早先,人类学者将追求个人满足的精英游客的旅行称之为:到别处寻找真实。他们大多认为后现代的城市生活是喧嚣的、嘈杂的,甚至是不真实的。到这些乡村中去旅游,才是去体验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自我。  由此,东道主(当地人)为了迎合旅游者而发展了旅游,旅游的经济暴利趋势了当地人为了旅游而营造表演。游客们经常会在旅游中看到当地人制作的复制品、仿制品等,以及表演式的仪式、歌舞等。虽然这个现象几乎囊括了所有旅游的东道主国家,但对于真实性问题确是人类学家眼中一个永久的话题。关于真实性的讨论由先前的客观真实性已经逐渐转向存在主义真实性了,即无论旅游中的“台前”真假与否,这个旅游经历都不能否认旅行者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个人体验的满足,没有游客因为“表演”而恼怒。  随着中国民族旅游的发展,旅游人类学也正面临这一真实性问题的讨论。本文以四川阿坝州羌族地区为例,选取理县桃坪乡、茂县西湖寨、茂县松坪沟三个地方作为本文民族旅游的研究点,对其旅游发展中的真实性问题进行研究。笔者认为,羌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有其特殊性。地震之后,羌族研究的文化热带动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发生碰撞,传统文化的弱势地位已经不言而喻。羌族文化消失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并且,每一天都几乎有羌族文化元素在泯灭。地震之后似乎掀起了一股羌族文化保护热潮,各种研究羌族文化的学者都相继投入羌族文化新一轮的研究中。正是这样一种特殊时期,旅游的发展似乎也并非学者先前所认为的只对文化单纯的破坏作用。旅游也激发了当地羌族人的民族认同和强烈的民族文化热爱,这些无不说明旅游发展的积极一面。  本文根据对以上所述的三个研究点旅游中文化表象的研究,意在说明在复杂的旅游带动下,文化正经历着变迁。虽然“台前”的表演或许已经失去了原真性,但也某种程度上巩固了散落的文化。笔者通过阐述使之对羌族地区旅游的发展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认识。
其他文献
法乃国之重器,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保证社会经济秩序良好运行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以全会的形式,对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
美术的根本意义是用绘画技术来表达美感,美感是发端于心灵的产物。一个画家必须要持续地拥有由对大干世界的爱所产生的无止尽的美感,还必须要有表现不同美感相对应的技巧与能
传为唐代阎立本所作《步辇图》,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件杰作也被人们看作唐代人物画的典范,在艺术史上有着非同凡响的地位。《步辇图》描绘的是松赞干布派出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代谢组学的定义“对病理/生理刺激以及基因改变时生物体系动态的代谢响应进行多参数的定量测量”已被广泛接受.本文对代谢组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系统生物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期刊
关于法治的理论研究可谓硕果累累,从总体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形式法治理论和实质法治理论。实质法治理论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良法之治”开始,经过了长时间
面对社会转型期各种灾难的频繁爆发,教育在灾难中缺席,灾难教育体系呈整体性缺失状态。通过对京津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发现大学生群体的灾难教育同样较为欠缺。对此,应在借鉴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