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了对淮河全面系统的治理。作为长期深受淮河水患影响的安徽,亦是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到治淮当中去。本文拟就1950年代安徽治淮为研究对象,结合报纸文献和地方档案,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讨建国初安徽治淮的兴起、经过及其效果。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因素,淮河流域在南宋黄河夺淮后长期饱受水旱灾害之苦。明清和民国统治者相继采取了一些治淮措施,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相反,淮河流域灾害却呈愈演愈烈之势。1949、1950年,淮河流域连续两年发生了水灾,给淮河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49年水灾之后,皖北行署即开始发动治淮,而1950年的特大水灾则更是催生了中央的治淮决策。至此,安徽治淮便由地方自发治淮转为由中央统一带领下的治淮。治淮工作全面开始后,国家采取以工代赈,在治理淮河的同时救济灾民,得到民众的积极支持。但随着灾情的远去,治淮与救灾的分歧、治淮与农耕、副业生产的矛盾和工资少等问题逐渐凸显,民众对治淮的态度便随之由积极转为消极,这严重影响治淮工程的顺利进行。而毫无疑问,治淮是不容耽搁的。在此种情况下,当局决定通过发动政治动员来调动民众的治淮积极性。随后,从中央高层到地方基层政府,都积极投入到治淮政治动员工作中去。首先,通过诉苦、时事宣传等爱国主义教育,掀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在此基础上,进而发起抗美援朝运动、立功竞赛运动和增产节约运动,来激发民众的干劲,提高劳动效率。至此,淮河治理便走上运动化的道路,治淮工程即由单纯的水利工程上升为政治任务。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民众纷纷积极参与,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无人愿意被扣上政治态度有问题的帽子。因此,治淮运动化成功地解决了民工动员困难的问题。但作为一把双刃剑,治淮运动化,在调动民众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和促进工程顺利建成的同时,也造成了片面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了工程质量、管理和人员安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