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品,直至出现了生产“过剩”,出现了由生产向消费的转型。这种转型是当代艺术存在的社会语境,它对艺术整体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艺术整体活动之一的艺术接受也不例外。在消费社会中,艺术接受表现出由审美向消费嬗变的趋势。当代社会的生产“过剩”不仅表现为物质产品的过剩,还表现为文化产品的过剩。前者是商品审美化的基础,而后者是艺术商品化的前提。物质产品的丰富一方面使生产者开始寻求新的营销策略,注重商品使用价值以外的文化附加值和审美附加值;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商品的审美化和艺术的商品化使商品和艺术、审美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艺术消费的崛起成为可能。作为艺术消费主体的消费大众在都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这批新生力量不仅数量庞大,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一定的经济承受力和较多的闲暇时间,而且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他们产生了以娱乐为目的的艺术消费需求。消费大众的主观需求和文化产品的过剩相结合,使艺术消费在全社会范围内崛起了。当代社会中的艺术接受主体和大众艺术产品都发生了变化,大大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精英阶层和高雅艺术品。传统社会中的艺术接受需要接受主体高度集中的精神投入,以寻求艺术品内在的审美价值,达到“象”外之“意”的形而上层面。接受者只有以审美的眼光观照审美对象,并超越审美对象探求其内在长久而深远的审美价值,方可称为艺术接受。可见,传统视野中的艺术接受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对当代语境中的艺术接受而言,艺术接受行为表现出由审美向消费的嬗变趋势,具有鲜明的消费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感官化:由传统对感性愉悦升华的追求转向对对象带来的感官刺激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图像化转向”以其感官性、便捷性、廉价性迎合了消费大众的审美需求,并借助发达的大众传媒迅速成为消费大众的主要审美对象。第二,平面化:由对接受对象深层审美意蕴的追求转向对艺术产品影象进行表层消费的重视。消费社会中的艺术接受不再努力探索对象的“意”,而停留在“象”的层面,满足于对影象的表层消费。而且即便涉及到“意”的层面也不具有深度性和精神性。第三,时尚性:由对创作与接受个性化特征的追求转向具有伪个性化特征的艺术接受。艺术接受的时尚性表现在其所具有的模仿和分界功能,模仿功能使接受者将自我的责任推卸掉了,分界功能则以群体形式表现了艺术接受的伪个性化特征。第四,快餐化:由需要接受主体高度集中的精神投入的状态转向对艺术产品短暂、表层快感特征的看重。当代艺术接受的快餐化在于:一方面消费大众的审美对象主要是不具有较大的精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价值的大众艺术;另一方面消费大众注重瞬间体验、娱乐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艺术接受的新特征而彻底否定其精神性,否定艺术的美育、教化功能,认为当代大众艺术不具有审美价值。当代的大众艺术并不具有直接的实用性,但通过对其的消费,消费大众可以获得对自我的认同,向社会展示自我的个性化追求、审美情趣等,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所有这些内容都超越了单纯感官娱乐的层面,具有超感官性。因此,虽然当代艺术接受的这种审美价值与传统不同,但它并不缺乏审美价值。本雅明在对电影的艺术价值进行论述时指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虽然丧失了“独一无二性”、“光韵”等价值,但具有了展示价值,并能给欣赏者带来震惊效果。因此,当代艺术接受虽然呈现出向消费嬗变的趋势,但仍在审美和消费之间,而且审美性仍是其根本特征。对这种嬗变我们应有辨证的认识,一方面它丰富了接受者的艺术体验,促成了文艺批评的平民化倾向,并催生了多种新生艺术门类,丰富了艺术武库;另一方面由于对感性的过分强调,造成了人类理性经验的缺失,不利于完美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