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与真空双重作用下盐溶液再生机理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人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从一方面来说是空气质量的提高,高品质的室内环境主要是对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使人体处于最为舒适的环境氛围中。在空气含湿量过高时,需要通过除湿来降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除湿的方式具有多种,溶液除湿是其中的一种除湿方式,主要是以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与高湿度的空气接触,以压力差为动力,推动空气中的水分进入盐溶液中,达到除湿的目的。而经过除湿过程的盐溶液为循环利用,需要进行再生重新应用于除湿过程中。因此,除湿溶液再生的好坏、快慢等都影响着整个除湿过程,使得除湿溶液再生成为整个除湿过程的核心部分。为了响应国家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的号召,同时多样利用低品位能源的举措,除湿再生过程所需要的热量也通过一些可再生能源或者工业等方面所浪费的热量作为热源。为了更深度的利用低品位能源,本文利用真空条件下水溶液物性改变,蒸发温度降低,同时从增强传热传质方面入手,引入超重力技术。超重力技术是利用远高于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离心力来使液体在巨大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膜状、滴状、丝状等形态,以增大传热传质面积的技术。本文主要进行的工作有:(1)搭建超重力和真空双重作用下的盐溶液再生实验台。在原有的沸腾特性研究实验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加装超重力旋转床,对LiCl盐溶液进行再生。(2)确定实验影响因素,设定实验工况,提出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操作方法。对所设定的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得到影响因素对除湿溶液再生后浓度的影响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3)对超重力床内的盐溶液再生过程的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确定计算公式,运行参数及应用REFPROP软件确定部分参数,应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得到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4)将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实验和模拟的准确性。为测得超重力及真空双重作用下时,各因素对LiCl盐溶液再生效果的影响,设定超重力床转子转速、真空度、再生溶液初始浓度作为变化量,进行交叉实验研究。其中转子转速变化范围为800~1400r/min,真空压力值为8kPa~12kPa,再生溶液初始浓度为30%~36%。并根据实验工况设定一定的对照组实验,对实验及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当系统内的环境压力恒定,溶液的初始浓度相同时,改变超重力床转子的转速,当转速在800~1200r/min范围内增大时,能够有效增大热质传递接触面积,除湿溶液再生后浓度增加值提高。当转速在1200~1400r/min范围内增大时由于转速过大造成的气体的损耗使得再生量减少。(2)当超重力床转速恒定,再生溶液初始浓度相同时,改变系统内部环境压力值,当系统内压力值降低时,再生后溶液浓度变化值变大,再生量增加。即低压环境中水溶液的饱和温度降低,有利于促进除湿溶液的再生过程,提高再生效率。(3)当超重力床转速、系统内环境压力恒定时,改变溶液的初始浓度,随着初始浓度升高,溶液内分子间作用力等物性变化,使得溶液的再生效果变差。(4)实验结果同模拟结果相比,在800~1200r/min范围内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这一结果的协同性验证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但由于实验过程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过多,在1200~1400r/min范围内,实验结果同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误差。(5)为清楚了解超重力技术对除湿溶液再生效果的影响,设立仅真空作用下的除湿溶液再生的对照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加入超重力技术的再生过程,除湿溶液的再生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即超重力技术可以应用于除湿溶液的再生过程。
其他文献
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平台蓬勃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止到2018年6月,作为主流社交媒体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6.9%、42.1%。其中,微博的用户规模半年增长了6.8%,约为3.16亿,占中国网民总规模的40.1%。由于社交媒体覆盖了海量的用户,且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外形新颖的结构不断涌现。作为一种便于受压的结构体系,拱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我国古代的石拱桥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缺陷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来源的外泌体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脂肪垫
非对称电容器综合了不同的电荷存储机制,可展现出优异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是一种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电化学储能器件。设计和制备具有突出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是
目的:评估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搜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查找微波消融与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对照实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由2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5.3及STATA12.0软件对纳入文献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具有多孔、大比表面积和多金属位点的新型材料,具有可设计、易调控、严格的有序性、多金属位点、孔隙率大等优点,所以,MOFs材料在化学、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都引起了关注,开展了大量研发与应用。本论文选用了三种含羧酸类配体,通过水热/溶剂热合成法制得了10种新型配合物,对这10种配合物的基本性质与磁性特性进行测试,在
[目的]血清残余脂蛋白胆固醇(remnant lipoprotein cholesterol,RLP-C)是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残粒,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
提高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降低贵金属Pt的用量,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之一。由高催化活性(111)表面构成的铂镍(Pt-Ni)八面体纳米颗粒被认
重力热管是众多热管类型中的一种,其典型特点是无内部吸液芯毛细结构。重力热管因其结构简单、易制造、稳定可靠等优点在工业领域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在工业过程起到重要作用的换热装置的高效和可靠运行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因为此,众多研究者对在工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的重力热管及其传热性能提升也更加关注。工业应用领域对换热能力更强、运行更稳定的重力热管的需求增大,
近些年,对发动机的排放要求越发严格,使得涡轮增压技术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单级离心压气机涡轮增压器在近年应用比较广泛,能够较好的改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不仅如此,采用涡轮增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放。但是,单级涡轮增压技术在目前存在着低工况特性差等问题,如低速响应性差、低速转矩不足等;不仅如此,当发动机高原工况使用单级增压时功率损失严重。为了解决单级增压产生的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增大发动机增压压比,